[实用新型]自适应找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0733.0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5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邹利平;周东升;刘夏杰;郑伟;赵宇;陈俊杰;张志刚;赵滢;张惠炜;何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B23P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刘光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找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适应找准装置,包括外套筒、轴承系统、自润滑套、连动轴、动力机构、轴套、弹性件及套接件,外套筒两端分别形成有轴承装配室和自润滑套装配室;连动轴设于外套筒内,连动轴设在轴承系统并形成位于轴承系统内侧的第一抵靠部;轴套被自润滑套套设,轴套套设在连动轴,轴套与连动轴间限制为仅能轴向相对移动,轴套的外周壁形成止挡部,常态下,止挡部止挡在自润滑套内侧;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一抵靠部和止挡部;套接件形成有被套设安装在轴套的连接部,连接部与轴套之间形成可供套接件相对轴套摆动的间隙,套接件形成套接槽。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找准装置既能实现螺栓的快速装配或拆卸,又成本低廉且能够很好的适应恶劣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找准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螺栓装配或者拆卸技术领域,要么是人工利用扳手等将螺栓装配至相应的物体上或者自物体上拆除;要么是通过套筒结构对螺栓的头部进行适配套接,再利用动力装置驱动套筒结构旋转,进而实现螺栓的装配或者拆除。虽然,利用套筒结构和动力装置装配或拆卸螺栓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螺栓的自动装配或拆卸,不过,在套筒结构套接螺栓的头部的过程中,很难迅速、准确的完成套接动作,进而不利于螺栓的快速装配或者拆卸。
为了实现螺栓的快速装配或者拆卸,目前通常是采用视觉系统或者传感器系统来首先进行找准,虽然能够起到提升速度的作用,但是视觉系统和传感器系统具有成本高的缺点;而且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比如涉及核辐射、环境条件恶劣等情况,传感器系统和视觉系统容易损坏,使用寿命较低。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既能实现螺栓的快速装配或者拆卸,又成本低廉且能够很好的适应恶劣工作环境的自适应找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找准装置,既能实现螺栓的快速装配或者拆卸,又成本低廉且能够很好的适应恶劣工作环境的自适应找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找准装置,包括外套筒、轴承系统、自润滑套、连动轴、动力机构、轴套、弹性件、套接件以及盖板,所述外套筒的第一端形成有轴承装配室,所述外套筒的第二端形成有自润滑套装配室;所述轴承系统装配在所述轴承装配室;所述自润滑套装配在所述自润滑套装配室;所述连动轴设于所述外套筒内,所述连动轴的第一端装设在所述轴承系统并于其外周壁形成有位于所述轴承系统内侧的第一抵靠部;所述动力机构固定安装至所述外套筒的第一端,所述动力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连动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轴套被所述自润滑套套设,所述轴套的第一端套设在所述连动轴的第二端,所述轴套与所述连动轴之间限制为仅能发生轴向相对移动,所述轴套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止挡部和第二抵靠部,于常态下,所述止挡部止挡在所述自润滑套的内侧;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连动轴的第一抵靠部和所述轴套的第二抵靠部;所述套接件的第一端形成有被套设安装在所述轴套的第二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轴套之间形成有可供所述套接件相对所述轴套摆动的间隙,所述套接件的第二端形成有套接槽;所述盖板套设在所述轴套上且盖合固定在所述外套筒的第二端的端壁上,所述盖板将所述自润滑套限位固定在所述自润滑套装配室。
较佳地,所述外套筒的第一端的外周壁于靠近所述动力机构的位置凸设有用于将所述自适应找准装置安装至外部设备的凸缘部。
较佳地,所述盖板的中部凹设形成有环状限位槽,所述自润滑套部分位于所述外套筒的外侧并限位在所述盖板的环状限位槽内。
较佳地,所述第二抵靠部为所述止挡部。
较佳地,所述动力机构为伺服电机。
较佳地,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环状安装座固定安装至所述外套筒的第一端的端壁上。
较佳地,所述连接部穿设有弹性销轴,所述弹性销轴的两端连接在所述轴套的相对两侧。
较佳地,于常态下,所述弹性件具有常态压缩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07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UPS设备的电压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切削液加工用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