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机器人系统及尘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1511.7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2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0 | 代理人: | 柴艳波;刘戈 |
地址: | 215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系统 | ||
1.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其上设有吸口及尘盒,所述吸口与所述尘盒连通;
所述尘盒,其上设有多个排灰口及连通所述吸口的进灰口;
其中,所述机体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多个排灰口均关闭,通过所述吸口将所述机体所在表面上的物质收集至所述尘盒内;
所述机体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多个排灰口协同工作,以在抽吸气流作用下将所述尘盒内的储存物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盒上设有两个排灰口,分别为第一排灰口和第二排灰口;所述第一排灰口和第二排灰口分别分布在所述进灰口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盒具有气流漩涡区,所述第一排灰口或第二排灰口设置在所述气流漩涡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盒为面对称结构体;
所述尘盒的对称平面所在部位为中部;
所述进灰口设置在所述中部;
所述第一排灰口与所述第二排灰口相对所述对称平面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体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多个排灰口同时敞开;
所述抽吸气流自所述进灰口流至所述尘盒内后散开,形成自所述进灰口分别流向所述多个排灰口的多流向气流,使得所述尘盒内的储存物在抽吸气流作用下经所述多个排灰口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排灰口的各排灰口处均设有一密封装置;
所述机体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密封装置封堵排灰口;
所述机体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排灰口处形成真空,待真空度形成的气压差作用在所述密封装置上的作用力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所述密封装置动作使得排灰口敞开。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体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多个排灰口中一部分排灰口敞开;待第二预设条件满足时关闭敞开的排灰口并敞开所述多个排灰口中另一部分排灰口,以切换敞开排灰口;或者
所述机体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多个排灰口中一部分排灰口敞开,待第三预设条件满足时敞开所述多个排灰口中另一部分排灰口,以动态增加敞开的排灰口。
8.一种机器人系统,包括机器人及基座;其中,
所述机器人包括:
机体,其上设有吸口及尘盒;所述吸口与所述尘盒连通;
所述尘盒,其上设有多个排灰口及连通所述吸口的进灰口;
所述基座包括集尘室和真空源;
所述机体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多个排灰口均关闭,通过所述吸口将所述机体所在表面上的物质收集至所述尘盒内;
所述机体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机体与所述基座完成对接,所述多个排灰口协同工作,以在所述真空源产生的抽吸气流作用下将所述尘盒内的储存物排至所述集尘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
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真空源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多个排灰口的协同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真空源产生与所述协同工作模式适配的吸力;
其中,所述协同工作模式包括:所述多个排灰口同时敞开模式、切换敞开排灰口模式及动态增加敞开排灰口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应用于清洁装置的尘盒,包含进灰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盒还设有两个排灰口,分别为第一排灰口和第二排灰口,且所述第一排灰口和第二排灰口分别分布在所述进灰口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15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