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土矿无传动浮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9435.4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5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姚光平;武志斌;张卫平;王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峡亚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24 | 分类号: | B03D1/2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5 | 代理人: | 郭艳玲;任彬 |
地址: | 4724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土矿 传动 浮选 装置 | ||
1.一种铝土矿无传动浮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的循环罐,循环罐右侧设有竖直且顶端开口的浮选罐,浮选罐外侧壁上部固定有竖直且内底壁向右下方倾斜的泡沫溢流罐,泡沫溢流罐内顶壁高度高于浮选罐侧壁顶端高度,泡沫溢流罐内侧壁与浮选罐外侧壁上部围成的区域形成泡沫溢流区,浮选罐内中下部固定有竖直的混合分料罐,混合分料罐内固定有锥尖朝上的缓冲打散锥,混合分料罐侧壁连有多个水平且末端封闭的释放管,各释放管侧壁上均连有多个喷嘴;循环罐连有带第一矿浆泵的原铝土矿浆管,循环罐通过带第二矿浆泵的第一管道与水平的第二管道连接,第二管道内侧壁设有耐磨涂层以使第二管道左右两端内径大而中部内径小,第二管道左部、中部、右部分别为进口管段、喉管段、扩散管段,喉管段左部处的第二管道上、下侧壁分别连有吸药漏斗、吸气管,第二管道右端连有水平且末端封闭的第三管道,第三管道内侧壁涂有耐磨螺旋涂层,第三管道下侧壁中部通过竖直且内侧壁涂设耐磨螺旋涂层的第四管道与混合分料罐顶壁相连,浮选罐侧壁下部通过中矿浆管与循环罐下部相连,浮选罐侧壁下部通过底流溢流管与底流溢流箱相连,泡沫溢流罐底壁右部通过泡沫溢流管与泡沫收集罐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土矿无传动浮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罐上部呈圆筒形状,循环罐下部呈倒立的圆锥形状,循环罐由厚度为6-10mm的钢板卷成,循环罐上部的圆筒内径为2500-3000mm,浮选罐上部呈圆筒形状,浮选罐下部呈倒立的圆锥形状,浮选罐由厚度为6-10mm的钢板卷成,浮选罐上部的圆筒内径为3000-4500mm,泡沫溢流罐上部呈圆筒形状,泡沫溢流罐内侧壁从上到下的内径均一,且泡沫溢流罐的竖直中心线与浮选罐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泡沫溢流罐由厚度为6-10mm的钢板卷成,泡沫溢流罐上部的圆筒内径为4500-5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土矿无传动浮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分料罐呈长方体形,混合分料罐的正投影呈正方形,混合分料罐由厚度为6-10mm的钢板焊接而成,混合分料罐内底壁长度为800-1200mm,混合分料罐侧壁底端与浮选罐内侧壁之间通过多根水平支杆相连,缓冲打散锥底面与混合分料罐内底壁之间通过多根竖直的固定杆相连,缓冲打散锥的四个倾斜侧面均呈等腰三角形,缓冲打散锥的正投影呈正方形,缓冲打散锥竖直中心线与混合分料罐竖直中心线相重合,缓冲打散锥由5-10mm的钢板卷成,缓冲打散锥的锥度为30-50°,缓冲打散锥的高度为混合分料罐高度的3/4-4/5,缓冲打散锥底面长度为混合分料罐内底壁长度的2/3-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土矿无传动浮选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管道与混合分料罐顶壁中部相连,混合分料罐内顶壁在以第四管道竖直中心线为中心固定有一圈由中心向边缘方向向下倾斜的挡料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土矿无传动浮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释放管的结构、尺寸均相同,多个释放管均匀分布于混合分料罐侧壁下部相应位置处,各释放管侧壁上均设有多个释放孔,释放管在各释放孔处对应安装有喷嘴,各释放管上的多个喷嘴的结构、尺寸均相同,各释放管上的多个喷嘴均匀分布于相应释放管侧壁上,各释放管末端均通过各自的第一封堵板封堵各自的释放管末端开口,释放管为厚度6-8mm且内径250mm的圆形钢管,释放孔的中心孔径为20-25mm,释放喷嘴的长度为30-40mm,释放喷嘴的中心孔径为15-1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土矿无传动浮选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管道末端通过第二封堵板封堵相应的第三管道末端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土矿无传动浮选装置,其特征在于:中矿浆管、底流溢流管与泡沫溢流管均为厚度6-8mm且内径250mm的圆形钢管,底流溢流箱为厚度6-8mm的钢板焊接成的长方体形箱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土矿无传动浮选装置,其特征在于:中矿浆管入口端高度高于出口端高度,底流溢流管入口端高度高于出口端高度,泡沫溢流管入口端高度高于出口端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峡亚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三门峡亚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94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胸腔及全腹腔式胸腹联合心肺复苏仪用按压带
- 下一篇:一种医用磁共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