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吉普车顶起升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0633.0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3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兀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6 | 分类号: | B66F7/06;B66F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骏键 |
地址: | 201417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吉普车 顶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吉普车顶起升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底端安装有脚轮,且基座的内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管,且第一支撑管的底端与基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外侧连接有把手,且基座的外侧连接有连接管,所述支撑架的外侧位于把手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支撑管,且第二支撑管的一端与连接管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连接有升降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把手、连接管、第二支撑管和升降架,当装置上放置车顶外壳时,通过将把手往下拉动,带动升降架可以上升,使得车体外壳便于准确的安装在车辆的顶端,提升了车辆安装或维修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顶起升架领域,具体为一种吉普车顶起升架。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生产或检修过程中,往往需要先将待修车辆的外壳取下,为便于安装或拆卸车顶外壳,因此需使用车顶起升架加快工作效率。
传统的车顶起升架未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当装置上放置车顶架时,由于不同类型的车辆高度不同,使得被装置架起的外壳难以准确的安装在车辆的顶端,降低了车辆安装或维修的效率,传统的车顶起升架未设置有便于移动的机构,当装置架起车顶外壳后,装置无法托运,易对车辆的维修造成阻碍,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车顶起升架未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传统的车顶起升架未设置有便于移动的机构的问题,提供一种吉普车顶起升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吉普车顶起升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底端安装有脚轮,且基座的内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管,且第一支撑管的底端与基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外侧连接有把手,且基座的外侧连接有连接管,所述支撑架的外侧位于把手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支撑管,且第二支撑管的一端与连接管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连接有升降架,且升降架的顶端连接有缓冲垫,所述升降架的底端位于连接管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底端连接有支架总成,所述支架总成的一端连接有轨座,所述把手的一侧连接有齿轮架,且齿轮架的一侧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把手的一侧位于齿轮架的一端连接有转动板,且转动板的顶端连接有与转动齿轮匹配的卡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脚轮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脚轮均匀分布在基座底端的四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把手与支撑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把手与连接管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管与支撑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第二支撑管与连接管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垫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缓冲垫均匀分布在升降架的顶端四角,且四组所述缓冲垫皆由橡胶材质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板与把手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转动板与卡爪焊接。
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把手、连接管、第二支撑管和升降架,当装置上放置车顶外壳时,通过将把手往下拉动,带动升降架可以上升,使得车体外壳便于准确的安装在车辆的顶端,提升了车辆安装或维修的效率,通过设置有基座、脚轮、第一支撑管和支撑架,当装置架起车顶外壳后,通过拉动支撑架,使得基座底端的四组脚轮能带动装置移动,使得装置可以带动车顶外壳托运,不易对车辆的维修造成阻碍,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兀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兀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06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便牙刷
- 下一篇:一种农业养殖大棚用测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