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立体库的车身柔性焊接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2087.2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6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东;刘曾昌;王刚;姚晓涛;陈雷;刘永强;郭启;汪庭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地址: | 30011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立体 车身 柔性 焊接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立体库的车身柔性焊接生产线,包括立体库以及位于所述立体库的两侧的焊接生产线,所述立体库内有多层存储不同型号的台车夹具的货格,所述立体库的巷道内有夹具取放装置,用于在巷道内移动实现台车夹具的存取操作,将库进出口由输送系统输送进来的台车夹具存储到预定货格或是将库内的台车夹具送出到库进出口并由输送系统输送到预定位置后切入生产线。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台车夹具切换基础上,将立体库引入车身焊接生产线,实现多车型柔性生产的同时,提高车间场地利用率,最大限度的满足柔性化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生产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立体库的车身柔性焊接生产线。
背景技术
车身焊接生产线设备,尤其是工装夹具,与产品具有强相关性,对于不同平台车型的夹具,几乎无法实现夹具共用生产,即使同平台的车型,仍需要通过夹具改造才能达到共线生产的目的。即焊装生产线属于产品项目,产品的研发与更新,将带来焊装生产线的新建或改造。近年来,各大主机厂和集成商一直对焊装生产线的柔性化进行深入研究,如翻转切换、定位台车等方案。
目前常用的焊接生产线柔性化解决方案主要有:一是夹具单元翻转切换:通过翻转机构实现不同车型的夹具的切换,达到夹具共用的目的,这种方案实现了很低的柔性,一般最多满足2-3款车型的切换,无法兼容更多车型。二是定位台车切换,将夹具做成可切换的台车形式,通过整体切换台车实现车型切换,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多种车型的柔性切换要求,但不生产的车型夹具需要一定的空间存放,因此占地面积较大,对车间场地利用率很低,各主机厂由于场地限制,往往只能实现2-4款车型共线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立体库的车身柔性焊接生产线。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立体库的车身柔性焊接生产线,包括立体库以及位于所述立体库的两侧的焊接生产线,所述立体库内有多层存储不同型号的台车夹具的货格,所述立体库的巷道内有夹具取放装置,用于在巷道内移动实现台车夹具的存取操作,将库进出口由输送系统输送进来的台车夹具存储到预定货格或是将库内的台车夹具送出到库进出口并由输送系统输送到预定位置后切入生产线。
优选的,所述夹具取放装置采用堆垛机,所述堆垛机为具有双载物台,并具有双移载叉的堆垛机。
优选的,所述输送系统采用滚床,所述滚床具有与所述堆垛机配合的移载叉插入口。
优选的,所述库进出口设在所述的立体库的一侧或两侧。
优选的,所述库进出口分为第一台车夹具进出口与第二台车夹具进出口,分别设在所述立体库的相对侧。
其中,所述第一台车夹具进出口与第二台车夹具进出口分别至少为一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台车夹具切换方案的基础上,将立体库引入车身焊接生产线,实现多车型柔性生产的同时,提高车间场地利用率,最大限度的满足柔性化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基于立体库的车身柔性焊接生产线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所示为立体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立体库的俯视下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立体库的左视图;
图5所示为立体库的右视图;
图6所示为堆垛机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横移滚床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20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靶板加工用环数喷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排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