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抗冲击性的矿井灾变区域快速密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9482.3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3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易欣;崔鑫峰;刘尚明;马砺;魏高明;常助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12 | 分类号: | E21F17/12;E21F17/107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冲击 矿井 灾变 区域 快速 密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冲击性的矿井灾变区域快速密闭装置,包括第一隔离钢制门和第二隔离钢制门,第一隔离钢制门和第二隔离钢制门之间设置有多个扁形泡沫气囊,相邻两个扁形泡沫气囊之间设置有扁形氮气气囊。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通过在两个隔离钢制门之间间隔设置扁形泡沫气囊和扁形氮气气囊形成固、气间隔式气囊密闭结构,能有效减少单个气囊的尺寸,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快速安装,同时在矿井巷道内设置第二构造柱和第三构造柱,使扁形泡沫气囊和扁形氮气气囊与煤壁之间形成一个齿状啮合,能够有效提高该装置的抗冲击性,能快速有效地隔断事故链式反应,避免有毒有害气体的扩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灾变区域快速密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冲击性的矿井灾变区域快速密闭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煤炭的整合,综合机械化也在井下大规模应用,井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破坏性也在不同程度的加深,尤其在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以及井下火灾方面。当煤矿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极易引起矿井热动力灾害,因此,需要快速地找到发生灾害的区域,找到所在的相关巷道,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控制受灾区域的风流,切断受灾区域的供氧通道。在现有的快速密闭装置中,常规做法就是采用木板密封,即在需要密闭的巷道中横向、竖向搭几根木柱,把木板钉在木柱上,往木板中间填充三相泡沫材料,但是这种方式的快速密闭很难确保其密闭性和强度性,且在构建木板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处于危险的环境,十分的危险,一旦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二次灾害时,极容易在冲击波的作用下密闭被摧毁,无法有效地控制灾区事故的发展和蔓延,更不必说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财产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抗冲击性的矿井灾变区域快速密闭装置,其设计新颖合理,通过在两个隔离钢制门之间间隔设置扁形泡沫气囊和扁形氮气气囊形成固、气间隔式气囊密闭结构,能有效减少单个气囊的尺寸,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快速安装,同时在矿井巷道内设置第二构造柱和第三构造柱,使扁形泡沫气囊和扁形氮气气囊与煤壁之间形成一个齿状啮合,能够有效提高该密闭装置的密闭性和抗冲击性,能快速有效地隔断事故链式反应,避免有毒有害气体的扩散,来保证除受灾区域外,其他区域的人员、财产安全,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抗冲击性的矿井灾变区域快速密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矿井巷道内用于隔离灾变区域的隔离门组件,所述隔离门组件包括靠近灾变区域的第一隔离钢制门和远离灾变区域的第二隔离钢制门,所述第一隔离钢制门和第二隔离钢制门之间设置有多个扁形泡沫气囊,相邻两个扁形泡沫气囊之间设置有扁形氮气气囊,所述第二隔离钢制门远离灾变区域的一侧设置有泡沫发生装置,所述泡沫发生装置通过注泡管路与多个扁形泡沫气囊连通,所述注泡管路沿矿井巷道的延伸方向布设在矿井巷道的一侧,所述矿井巷道的另一侧设置有注氮管路,所述注氮管路沿矿井巷道的延伸方向布设且其与多个扁形氮气气囊连通,所述第一隔离钢制门和第二隔离钢制门上均安装有用于控制其开合的平衡锤,所述第一隔离钢制门和第二隔离钢制门均通过第一构造柱安装在矿井巷道内,所述扁形泡沫气囊上靠近注泡管路的一侧与矿井巷道之间设置有第二构造柱,所述扁形泡沫气囊的一侧安装在矿井巷道内的煤壁上,所述扁形泡沫气囊的另一侧安装在第二构造柱上,所述扁形氮气气囊上靠近注氮管路的一侧与矿井巷道之间设置有第三构造柱,所述扁形氮气气囊的一侧安装在矿井巷道内的煤壁上,所述扁形氮气气囊的另一侧安装在第三构造柱上,所述第一构造柱嵌装在矿井巷道内的煤壁内,所述第二构造柱和第三构造柱均嵌装在矿井巷道的煤壁内且其均凸出至矿井巷道的煤壁表面。
上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性的矿井灾变区域快速密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形泡沫气囊和扁形氮气气囊的结构相同且其均为阻燃性扁形气囊。
上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性的矿井灾变区域快速密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发生装置的一侧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泡沫储存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94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酸气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车轮定位教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