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液压悬置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8473.0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6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李萌;李虹霞;潘玉军;张佳伟;程彦军;李宁;王志安;李秀叶;党建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33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液压 悬置 总成 | ||
一种新型汽车液压悬置总成,包括悬置托臂、液压上壳体、液压下壳体、减震支架及车身连接支架,所述液压上壳体及液压下壳体均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液压上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液压下壳体上;所述悬置托臂通过一个固定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液压上壳体上;所述减震支架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定安装于液压上壳体与悬置托臂之间;所述液压下壳体的外部侧面上与所述液压下壳体一体成型有两个安装槽;所述车身连接支架有三个依次为:车身支架I、车身支架II及车身支架III;所述车身支架I焊接于所述液压上壳体上;所述车身支架II及车身支架III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在不改变液压整体结构的情况下,提高液压悬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置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汽车液压悬置总成。
背景技术
发动机悬置不仅可以衰减动力总成的振动,防止振动向车身传递,隔离因路面不平产生的振动影响发动机工作,还可以支撑动力总成,限制动力总成的运动区域,保护动力总成。在消费者日益提高的NVH 性能(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 要求下,液压悬置成了主流的悬置系统,现有的液压右悬置总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液压悬置在对动力总成及车身件进行隔离时,由于悬置总成的每个件都是被紧固件固定的,因此,悬置总成会随动力总成的震动而震动,并达到一个单一的频率峰值,影响悬置总成的使用寿命;(2)车身连接支架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悬置本体上,远离动力总成的支架由于其力臂较长,容易产生脱焊的情况,导致车身连接支架与悬置本体之间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汽车液压悬置总成,解决了现有的悬置总成使用寿命短及车身连接支架与悬置本体之间容易脱焊断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汽车液压悬置总成,包括悬置托臂、液压上壳体、液压下壳体、减震支架及车身连接支架,所述液压上壳体及液压下壳体均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液压上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液压下壳体上;所述悬置托臂通过一个固定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液压上壳体上;所述减震支架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定安装于液压上壳体与悬置托臂之间;所述液压下壳体的外部侧面上与所述液压下壳体一体成型有两个安装槽;所述车身连接支架有三个依次为:车身支架I、车身支架II及车身支架III;所述车身支架I焊接于所述液压上壳体上;所述车身支架II及车身支架III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减震支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减震块。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内壁均设有一个防脱倒扣I;所述防脱倒扣I与所述安装槽一体成型;所述安装槽的下部设有一个限位挡板;所述车身支架II与车身支架III与所述安装槽匹配的面上设有一个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的两侧外端面上均设有一个与所述防脱倒扣I匹配的防脱倒扣II;所述限位凸块上开设有一个与所述限位挡板匹配的限位凹槽;所述车身支架II与车身支架III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限位挡板嵌入所述限位凹槽内;所述限位凸块两端的防脱倒扣II倒扣于所述安装槽两端的防脱倒扣I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防脱倒扣I为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防脱倒扣II为倾斜向上设置;所述限位挡板的厚度与所述限位凹槽的开口宽度相同。
进一步地,减震支架上至少开设有2个安装孔。
该新型汽车液压悬置总成,通过在连接动力总成的悬置托臂与液压上壳体之间设置一个减震支架,且在减震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减震块,即在动力总成与悬置总成之间设置了一个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支架,当汽车行驶时悬置托臂将动力总成处的震动传递至悬置总成时,由于减震支架的一端为自由状态,且设置有一个减震块,因此减震支架处的震动频率是不固定的,可对动力总成处传递过来的震动起到有效的抑制及消除作用,避免因悬置总成随动力总成在单一的频率峰值下震动,提高了悬置总成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84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座椅
- 下一篇:一种五金连接件生产用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