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送餐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7163.1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5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彭德城;周宣赤;向东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锦河;周玲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顺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餐机器人,其包括行走驱动机构、安装于行走驱动机构上的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仓储机构。仓储机构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驱动器及外壳、装配于外壳上的顶盖,顶盖与驱动器连接。外壳上设有仓口,顶盖与仓口匹配,驱动器用于驱动顶盖摆动以闭合仓口或露出仓口。该送餐机器人在送餐过程中驱动器驱动顶盖闭合仓口形成封闭隔离空间,外部灰尘、飞虫等无法弄到餐品上,安全卫生。而且形成的封闭隔离空间具有保温作用,保证餐品送到餐桌上时的温度,从而不影响餐品的口感,送餐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送餐机器人。
背景技术
餐饮行业激烈竞争,企业管理者一方面要保证食品安全且能抓住消费者的味蕾,另一方面还要降低餐馆运营成本。随着我国人工红利的渐失,餐饮业也面临着人工成本增长所带来的风险。在新的市场经济下,机器人和餐厅的有机结合为餐厅开拓了一个新的创新点,机器人餐厅将越来越受人喜欢。送餐机器人虽算不上人们普遍观念理解的工业,但它也是生产自动化的一种体现,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但是,现有的送餐机器人的结构多为外置式托盘结构,运输过程中食品安全卫生存在隐患,且餐品温度下降快,影响口感,无法适应开放式的工作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送餐机器人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卫生、送餐效果好的送餐机器人。
一种送餐机器人,包括:行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行走驱动机构上的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仓储机构;所述仓储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驱动器及外壳、装配于所述外壳上的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仓口,所述顶盖与所述仓口匹配,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顶盖摆动以闭合所述仓口或露出所述仓口。
上述送餐机器人,包括行走驱动机构、安装于行走驱动机构上的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仓储机构,其中外壳上设有仓口,驱动器用于驱动顶盖摆动以闭合仓口或露出仓口。该送餐机器人在送餐过程中驱动器驱动顶盖闭合仓口形成封闭隔离空间,外部灰尘、飞虫等无法弄到餐品上,安全卫生。而且形成的封闭隔离空间具有保温作用,保证餐品送到餐桌上时的温度,从而不影响餐品的口感,送餐效果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设有支撑座,所述驱动器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两侧上设有承接部,所述承接部与所述支撑座装配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托盘部、与所述托盘部连接的拱形部,所述拱形部与所述托盘部之间形成所述仓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托盘部及拱形部之间形成仓储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包括顶盖主体、与所述顶盖主体连接的两个支撑臂、与所述支撑臂连接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穿过所述承接部设置且与所述驱动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臂与所述承接部的内壁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走驱动机构包括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驱动电机、驱动轮及导向轮,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语音播报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的控制面板显示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送餐机器人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送餐机器人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送餐机器人中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送餐机器人中仓储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7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式多滚筒脱水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乳头内陷的矫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