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前端模块车身纵梁安装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2476.6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1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查建双;杨雷;任位;李道鹏;冯斯;孟艳茹;李清铭;张凯;李祖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9 | 分类号: | B62D21/09;B62D21/02 |
代理公司: | 50216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姚坤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梁 对接板 对接孔 连接套环 本实用新型 车身纵梁 矩形阵列分布 汽车前端模块 镁合金材料 一体化成型 压铸工艺 安装座 两侧面 镁合金 内圈孔 孔壁 内圈 细化 生产工艺 相等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前端模块车身纵梁安装座,包括镁合金的纵梁对接板,该纵梁对接板上贯穿有四个纵梁对接孔,四个所述纵梁对接孔在所述纵梁对接板上呈矩形阵列分布,在所述纵梁对接板的两侧面围绕每个所述纵梁对接孔分别设有连接套环,该连接套环与所述纵梁对接板一体化成型,该连接套环的内圈孔径与所述纵梁对接孔的孔径相等,该连接套环的内圈孔壁与所述纵梁对接孔的孔壁相对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根据镁合金材料的性质和压铸工艺要求,对纵梁对接板的结构进行了细化设计,使其能满足质量要求,使车身纵梁能稳定安装,同时简化了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端模块配件。
背景技术
汽车前端模块通常是多个部件的总成,它将众多的组件集于一体。通常情况下,汽车前端散热器横梁、散热器、前照灯、车身纵梁、前保支架等零件全部集中安装在前端模块支架上。传统的汽车前端模块支架更倾向于选择强玻纤增强聚丙烯(LFT-PP)材料,相对于原钢件能达到很高的减重率,因而受到各大主机厂的钟爱。镁合金相较于强玻纤增强聚丙烯(LFT-PP)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也常用于替换钢件而达到减重目的,将镁合金用于汽车前端模块支架预计也将会起到很好的减重效果。而由于材料和工艺的不同,对于镁合金前端模块支架的结构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设计,以符合成品质量标准和压铸工艺要求,并应尽可能的考虑到各组件的安装便捷性、快速性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车身纵梁在新型前端模块支架上的安装稳定性,简化生产过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前端模块车身纵梁安装座。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前端模块车身纵梁安装座,其关键在于:包括镁合金的纵梁对接板,该纵梁对接板上贯穿有四个纵梁对接孔,四个所述纵梁对接孔在所述纵梁对接板上呈矩形阵列分布,在所述纵梁对接板的两侧面围绕每个所述纵梁对接孔分别设有连接套环,该连接套环与所述纵梁对接板一体化成型,该连接套环的内圈孔径与所述纵梁对接孔的孔径相等,该连接套环的内圈孔壁与所述纵梁对接孔的孔壁相对应。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连接套环对纵梁对接孔起到延伸作用,同时对纵梁对接孔处的纵梁对接板起到局部加强,连接套环与纵梁对接板一体压铸成型,避免后期再将二者进行组装,简化了生产工艺。
在所述纵梁对接板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加强网格,该加强网格与每一个所述连接套环的外圈壁连接。
所述加强网格包括两根横向筋条和两根纵向筋条,所述横向筋条和所述纵向筋条相互垂直,两根所述横向筋条和两根所述纵向筋条交叉设置形成四个节点,所述横向筋条和所述纵向筋条的外端延伸至所述纵梁对接板的边缘,四个所述纵梁对接孔分别开设于四个所述节点处的所述纵梁对接板上,所述连接套环将对应的所述横向筋条和所述纵向筋条截断,所述连接套环的外圈壁与所述横向筋条和所述纵向筋条断面连接。
以上设计中的加强网格能平衡纵梁对接板的局部应力,对整个提起起到加强作用。
所述纵梁对接板呈四边形,其中两个相对的侧边与所述横向筋条平行,另外两个相对的侧边与所述纵向筋条平行;
在所述纵梁对接板的三个侧边围设有同一个强化挡边,该强化挡边垂直于所述纵梁对接板,该强化挡边的两侧边分别位于所述纵梁对接板两侧。
在所述纵梁对接板上还设有减重孔,该减重孔位于四个所述纵梁对接孔围成的区域内;
在所述纵梁对接板的两侧面围绕所述减重孔分别设有强化套圈,该强化套圈与所述纵梁对接板一体化成型,该强化套圈的内圈孔壁与所述减重孔的孔壁相对应。
两根所述横向筋条之间设有与之平行的横向辅助筋条,该横向辅助筋条的外端延伸至所述纵梁对接板的边缘,该横向辅助筋条的内端与所述强化套圈的外圈壁连接,该横向辅助筋条与所述纵向筋条交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24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前端模块散热器安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