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和催化焙烧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1290.5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1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弘;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智弘 |
主分类号: | F27B7/10 | 分类号: | F27B7/10;F27B7/20;F27B7/22;F27B7/24;F27B7/26;F27B7/34;F27D17/00;C22B1/02 |
代理公司: | 50238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海凤 |
地址: | 628214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喷嘴 矿石 回转窑 直气管 回转窑本体 加热部 预热部 连通 焙烧 本实用新型 回转窑结构 热传导损失 处理设备 喷气组件 燃料损耗 受热效率 轴向设置 耐高温 喷气口 多行 催化 生产成本 体内 节约 | ||
1.一种回转窑,包括回转窑本体和喷气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气组件包括耐高温的直气管(15)和沿直气管(15)轴向设置有多行气体喷嘴(17),每行气体喷嘴包括多个气体喷嘴(17),所有气体喷嘴(17)与直气管(15)连通,且气体喷嘴(17)的喷气口朝向回转窑本体内矿石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本体包括相互连通的预热部(11)和加热部(13),所述预热部(11)的内径小于加热部(13)的内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19),所述挡板(19)具有中心孔(18);
所述挡板(19)固定在回转窑本体的出料端。
4.一种回转窑,包括回转窑本体和喷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组件包括多个耐高温的直气管(15),其中一个直气管(15)设置在回转窑中心轴线的正下方,称为中心直气管(15a),其他直气管(15b)位于所述中心直气管(15a)的下方,并且紧靠中心直气管(15a);
所述中心直气管(15a)的气体出口位于回转窑内,并朝向回转窑的窑尾;
所述其他直气管(15b)沿其轴向设置有多行气体喷嘴(17),每行气体喷嘴包括多个气体喷嘴(17),所有气体喷嘴(17)均与对应的其他直气管(15b)连通,且气体喷嘴(17)的喷气口朝向回转窑本体内矿石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本体包括相互连通的预热部(11)和加热部(13),所述预热部(11)的内径小于加热部(13)的内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19),所述挡板(19)具有中心孔(18);
所述挡板(19)固定在回转窑本体的出料端。
7.一种催化焙烧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窑、密封罐(30)、催化剂储存器(20)和密封罐旋转驱动结构;
所述回转窑为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回转窑;
所述密封罐(30)具有密封罐进料口和密封罐出料口,密封罐进料口和密封罐出料口分别位于密封罐(30)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上,其中密封罐进料口位于密封罐(30)一个端面的中心位置;
所述密封罐出料口上设有将密封罐出料口罩住的防扬尘罩(31),所述防扬尘罩(31)为底部开口的半封闭结构;
所述回转窑(10)的出料口与密封罐进料口连通,且回转窑(10)的出料口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于密封罐进料口;
所述催化剂储存器(20)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于密封罐(30),催化剂储存器(20)的药剂出口与密封罐进料口连通;
所述密封罐旋转驱动结构带动密封罐(30)沿其轴向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催化焙烧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10)的出料口通过输料管(60)与密封罐进料口连通,催化剂储存器(20)的药剂出口通过送药管(21)与输料管(60)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催化焙烧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结构;
所述除尘结构包括出尘管(41)和除尘器(40);
所述出尘管(41)的进尘口与输料管(60)连通,且出尘管(41)的进尘口与输料管(60)的连接处高于送药管(21)与输料管(60)的连接处;
所述出尘管(41)的出尘口与除尘器(40)连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催化焙烧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罐旋转驱动结构包括支撑装置和传动装置;
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51)、与支撑架(51)可转动连接的托轮轴(52)、设置在托轮轴(52)上且与托轮轴(52)转动配合的托轮(53)以及固定套装在密封罐(30)外侧上且与托轮(53)相配合的轮带(54);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61)、齿轮(62)和固定套装在密封罐(30)外侧上且与齿轮(62)啮合的齿圈(63),所述电机(61)的输出轴通过减速器(64)与齿轮(6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智弘,未经王智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129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可快速更换的加热盘装置
- 下一篇:低能耗的连续加热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