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真空助力器壳体密封的橡胶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5945.4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1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崔延军;毛传玺;周良炬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567 | 分类号: | B60T13/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李佳佳 |
地址: | 325299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真空 助力器 壳体 密封 橡胶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助力器壳体密封的橡胶圈结构,包括橡胶圈本体(3),其位于助力器壳体(2)的右侧;橡胶圈本体(3)内设有活塞(4),该活塞上设有皮膜(1),皮膜(1)的内圈与活塞(4)形成密封,皮膜(1)外圈与助力器壳体(2)形成密封,皮膜(1)与助力器壳体(2)、活塞(4)、橡胶圈本体(3)之间形成真空压力腔室(A)。在真空助力器工作时,活塞(4)在水平方向作往复运动,活塞(4)外表面与橡胶圈本体(3)的第一凸缘(310)、第二凸缘(311)和第三凸缘(313)接触形成密封,真空压力腔室(A)保持有一定的真空压力,通过橡胶圈本体(3)使真空压力腔室(A)与大气隔离,从而保证密封性高、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的真空助力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助力器壳体密封的橡胶圈结构。
背景技术
真空助力器是一种真空助力的伺服装置,通过车辆自带或辅助提供的真空压力作为动力源,将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的力经过真空助力的伺服放大成比例输出,使驾驶员在踩刹车制动时省力,提高其驾驶的舒适性,保障车辆制动的安全性,其工作时真空压力的密封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而相互运动表面可持久的润滑性能又直接影响密封的可靠性。
现有技术中,在助力器壳体密封橡胶圈常用的密封结构为带金属骨架的密封橡胶圈,通过金属骨架与壳体的过盈配合采用设备进行压装固定,且橡胶圈未设置足够的润滑脂贮存空间。其密封橡胶圈生产工艺复杂、零部件组织周期长、成本高、组装不方便、使用寿命短等。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7449886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真空助力器壳体,包括前壳体与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上设有紧固螺栓,所述后壳体上设有防尘罩安装口以及支撑壳,所述支撑壳与后壳体一体成型,所述支撑壳上设有用于安装脚踏板结构的螺栓,所述螺栓为多个,所述前壳体上还设有加强板,所述紧固螺栓设于所述加强板上,所述紧固螺栓与前壳体、加强板的接触面之间还设有橡胶圈。该壳体增强了助力器壳体与液压油箱紧固螺栓的连接强度,显著提升了助力器壳体的使用效果,延长了助力器壳体的使用寿命。但该壳体中前壳体、加强板与橡胶圈的接触面均涂有密封胶,通过密封胶的粘连,增强了所述橡胶圈与前壳体、加强板的连接强度以及密封性,使用寿命短而且橡胶圈磨损后更换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助力器壳体密封的橡胶圈结构,通过对橡胶圈的结构进行改进来增加整体的密封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真空助力器壳体密封的橡胶圈结构,包括橡胶圈本体,该本体设置在助力器壳体的右侧;橡胶圈本体的内部设有活塞,该活塞上设有皮膜,皮膜的内圈与活塞形成密封,皮膜的外圈与助力器壳体形成密封,所述皮膜与助力器壳体、活塞、橡胶圈本体之间形成真空压力腔室。在真空助力器工作时,活塞在水平方向作往复运动,活塞外表面与橡胶圈本体的第一凸缘、第二凸缘和第三凸缘接触形成密封,真空压力腔室保持有一定的真空压力,通过橡胶圈本体使真空压力腔室与大气隔离,从而保证密封性高、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真空助力器壳体密封的橡胶圈结构具有结构紧凑、简单、成本低、重量轻,寿命长,便于安装布置等优点。
优选的是,所述橡胶圈本体包括内圈、外圈、端面和外槽面。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橡胶圈本体的内圈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一凸缘、第二凸缘和第三凸缘。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凸缘、第二凸缘和第三凸缘的直径大小关系为第三凸缘﹥第二凸缘﹥第一凸缘。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位于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之间;第一环形凹槽内贮存有润滑脂,用于提高橡胶圈寿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凸缘与第三凸缘之间设有第二环形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59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