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主避障寻迹识别的多功能智能捕鱼船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6058.9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0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豪彩;朱城城;盛超武;王智鲲;王章霖;张晨韵;吴怡平;胥博;郭庸;吴建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79/02 | 分类号: | A01K79/02;A01K79/00;B63B35/14;G01S15/08;G01S15/93;G01S15/96;G01S17/08;G01S17/93;G01N33/1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韩聪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主 避障寻迹 识别 多功能 智能 捕鱼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主避障寻迹识别的多功能智能捕鱼船,属于智能捕鱼船技术领域。所述捕鱼船包括船体,船体包括:捕鱼装置、驱动系统、定位通信系统、图像处理系统、水上自主避障系统、水上自主寻迹系统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接收捕鱼装置、定位通信系统、水上自主避障系统、水上自主寻迹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发送的信号和数据进行处理,并向捕鱼装置、驱动系统发送指令控制其运行。本实用新型系统可自主避障寻迹到达水质最佳处,鱼类质量最佳处,识别鱼类,并自主进行捕鱼,食品安全得到保证;该系统不需要人为进行控制,只要一键开启,捕鱼船便可自行在水域中工作;捕鱼范围大,移动性大,轻便,不费时,不费力,可捕获大量的鱼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捕鱼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主避障寻迹识别的多功能智能捕鱼船。
背景技术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中存在着大量的生物资源。人类可通过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把海洋的潜在价值转化为实际价值,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目前经常使用的的捕鱼方法中,一般都是用鱼钩、渔网、电捕鱼、捕鱼药等捕鱼方法。通过人力拉动渔网或是通过电捕鱼器、超声波捕鱼设备等新型捕鱼设备进行捕鱼,这些方法都需要主观的进行控制,达不到智能化,并且新型捕鱼设备通过击晕的方法进行捕捉,致使鱼的肉质下降。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海鲜产品也越来越受喜欢;同时近年来国家对食品安全也尤其重视,所以食品安全成为了衡量当前人们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水域污染和投放催生素,导致了人们对市面上鱼类质量的担心,但鱼竿或渔网等这类的传统捕鱼方式并不能保证鱼类的质量。
现有的自动钓鱼竿,并不能实现移动性捕鱼,主观依赖性大,不能自主识别鱼类,无法保证鱼类的质量,无法观测水下动静,同时垂钓范围有限,需在岸边作业,而科学研究表现大量鱼类在远离陆地的地方聚集游戈。
现有的自动捕鱼船,并不能自主避障,不能自主寻迹,不能找到水质最佳的水域,且需要主观控制,无法自主识别鱼类,同时也无法保证鱼类的质量,且无法观测水下动静。现有的自动捕鱼装置,无法自主产生电能给各个系统供电,做不到完全的自给自足。
另外,海洋和河流的中层水域的污染物,由于视线受阻,范围受限的约束,使得打捞中层水域的污染物成为了一件很棘手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能够自主寻迹识别的智能捕鱼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主避障寻迹识别的多功能智能捕鱼船,以实现自主避障寻迹和自主识别捕鱼的综合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主避障寻迹识别的多功能智能捕鱼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包括:
捕鱼装置,包括捕鱼系统和诱鱼系统;
驱动系统,用于驱动船体航行以及控制捕鱼装置水平移动和垂直收放;
定位通信系统,对船体的航行位置进行定位以及向上位机发送信号和数据或接收信号和数据;
图像处理系统,包括水下摄像头和图像智能识别模块,水下摄像头通过光纤电缆将水下画面实时传输至图像智能识别模块,再通过定位通信系统将实时的视频数据传输至上位机;
水上自主避障系统,包括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包括激光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测定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水上自主寻迹系统,包括水下环境监测传感器,所述水下环境监测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水质传感器和声呐探鱼器;
控制系统,接收捕鱼装置、定位通信系统、水上自主避障系统、水上自主寻迹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发送的信号和数据,并自主应答和向捕鱼装置、驱动系统发送指令控制其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60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