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97956.4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5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杨森;李强;吴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E01C11/22;E03B3/02;E03F5/10;E01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席卷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城市 生态 市政道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本实用新型属于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包括人行道、透水花岗岩踏步砖、紧急透水孔、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沥青层、导水坡承载层、导水坡面、承载基体、聚水通道、通道侧壁、砂石层、过滤层、土工布过滤层、砂砾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雨水井、排水井盖、储水箱、紧急引水管、草坪、土壤、透水砂层、抽水管、水泵、道路基层、市政管网、灌溉水管、雾化喷头、汇集管、联通管、防过量管、通道底壁和路缘石,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能够及时地将路上的积水回收至地下排放、储存,保障了雨天道路正常通行,最大限度改善水体质量,对实现水生态修复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绵城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滤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不可渗透地面的面积高速增长,所以有必要研制能够弥补这些方面不足的自主供水美化绿化的系统,来收集雨水,并用雨水涵养草坪,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来实现储水和补充续、排水以及美化绿化和灌溉功能的一体化,可大大减弱车辆产生的噪音和尾气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达到更有效率的蓄水、经济适用、节能环保、改善城市环境的效果,海绵城市主要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具有吸附能力,在涝时吸水,旱时吐水。在应对环境变化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它的核心是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让城市回归自然,建设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城市。所以建设海绵城市基本原则是应以保护生态优先,最大程度上提高“海绵体”的规模和质量,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将原有的城市基础建筑设施改造成为在涝时吸水,旱时吐水的“海绵体”。目前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是为了突出城市景观,不仅将绿地都建得高出周围,而且路面、街面铺设采用的都是水泥、沥青和地面砖,透水性极差。在下雨时,往往都是往路上流,往街上流,而不是往绿地里流,使得绿地不能涵养水份和吸尘,而且得不到最好的雨水浇灌和肥料滋养。如果采用大量的透水铺装材料使其变成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透水街面,城市的地下将能储存非常可观的地下水量,以供绿地灌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本实用新型道路不但具有足够的强度,还能够具备良好的排水效果,通过合理埋设的排水联通体系,便于雨水的快速渗入,加强对雨水的蓄洪调节能力,能够及时地将路上的积水回收至地下排放、储存,保障了雨天道路正常通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79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施工工作平台
- 下一篇:一种生活垃圾燃烧气体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