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磁阻尼与固态缓冲材料阻尼的线性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1543.9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1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章启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灵龙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02 | 分类号: | H02K33/02;H02K41/02;H02K5/24 |
代理公司: | 11275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子组件 马达 本实用新型 上机壳组件 下机壳组件 缓冲材料 线性马达 磁阻尼 导磁板 半导体制造领域 缓冲材料结构 挡板 磁铁组件 漏磁现象 有效控制 配重块 上机壳 下机壳 限位块 弹簧 胶和 限位 | ||
1.一种基于磁阻尼与固态缓冲材料阻尼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该马达由上机壳组件(1)、动子组件(2)和下机壳组件(3)组成;所述上机壳组件包括上机壳(101)、导磁板Ⅰ(102)、导磁板Ⅱ(103)、导磁板Ⅲ(104)、两个限位块(105);所述两个限位块(105)通过激光分别焊接在上机壳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导磁板Ⅰ(102)通过激光焊接在上机壳内顶面,导磁板Ⅱ(103)、导磁板Ⅲ(104)通过激光焊接在上机壳内的前后两侧;
所述动子组件的弹簧与上机壳组件的上机壳内壁通过激光焊接,利用弹簧的弹力及固有频率,动子组件在上机壳组件中左右运动,在上机壳组件内壁与弹簧R角位置之间贴附固态缓冲材料结构,固态缓冲材料结构通过自带的背胶贴在上机壳内壁上,再盖上下机壳组件,通过激光将上、下机壳组件焊接固定;
当动子组件运动时,弹簧压缩固态缓冲材料结构形成阻尼,抑制动子组件过度振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阻尼与固态缓冲材料阻尼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组件包括挡板(201)、配重块(202)、两个固态缓冲材料结构(203)、两个弹簧(204)、两个限位胶(205)和磁铁组件(206);所述配重块(202)和挡板(201)通过激光焊接;所述两个弹簧(204)通过激光焊接在配重块(202)的左右两侧;两个固态缓冲材料结构(203)位于上机壳的对角线处;所述两个限位胶(205)通过其自带背胶分别粘结在配重块(202)的左右两侧;所述磁铁组件(206)通过胶水与配重块(202)及挡板(201)粘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阻尼与固态缓冲材料阻尼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壳组件包括下机壳(304)、导磁板Ⅳ(303)、FPC(302)和线圈(301);所述导磁板Ⅳ(303)通过激光焊接在下机壳上,FPC(302)通过自带背胶粘贴在导磁板Ⅳ(303)上,线圈(301)通过胶水粘结在FPC(302)上,线圈线头通过电子焊与FPC上PAD焊接,FPC上的另外两个PAD用于给线圈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阻尼与固态缓冲材料阻尼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05)为金属刚性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磁阻尼与固态缓冲材料阻尼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胶(205)为缓冲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磁阻尼与固态缓冲材料阻尼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04)为U型结构的弹簧片。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磁阻尼与固态缓冲材料阻尼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壳组件内的导磁板Ⅰ(102)、导磁板Ⅱ(103)、导磁板Ⅲ(104)与下机壳组件内的导磁板Ⅳ(303)均为金属导磁材料,与磁铁组件(206)及线圈(301)组件形成磁回路,当动子组件在导磁板内运动时,导磁板与磁铁形成的磁回路能够有效的抑制动子组件的振幅,且降低漏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灵龙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灵龙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15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相交流绕线转子非接触换向供电电动机
- 下一篇:手机振动马达硬限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