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声控电源用音频放大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0628.3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4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熊浩;王陆;温长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3F1/32 | 分类号: | H03F1/32;H03F3/187;H03F3/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电容 电容 放大电路 核心组成 信号通过 耦合到 电阻 放大 共射极放大电路 音频放大电路 音频信号输入 本实用新型 负反馈网络 电流放大 电路放大 反馈网络 集成运放 声控电源 稳定信号 一级放大 音频特征 智能电源 耦合输出 三级管 整形 滤波 采集 | ||
1.声控电源用音频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1(1)、电阻R3(2)、电阻R2(3)、电阻R5(4)、电容C2(5)、电解电容C5(6)、电阻R6(7)、电阻R7(8)、电解电容C4(9)、电容C1(10)、NPN三极管Q1(11)、集成运放U1(12)、电阻R4(13)、电解电容C6(14)、NPN三极管Q2(15)、电阻R8(16)、电解电容C7(17)、电容C3(18); +12VDC接电阻R1(1)上端、电阻R2(3)上端、电阻R6(7)上端、电阻R7(8)上端、集成运放U1(12)引脚8;所述NPN三极管Q1(11)基极接电解电容C4(9)阴极、电阻R1(1)下端、电阻R3(2)左端、电容C1(10)左端;所述NPN三极管Q1(11)集电极接电阻R3(2)右端、电容C1(10)右端、电阻R2下端、电解电容C5(6)阳极;所述电解电容C4(9)阳极接音频输入信号;所述集成运放U1(12)引脚2接电解电容C5(6)阴极、电阻R6(7)左端、电容C2(5)左端;所述集成运放U1(12)引脚3接电阻R4(13)上端;所述集成运放U1(12)引脚1接电阻R6(7)右端、电容C2(5)右端、电解电容C6(14)阳极;所述NPN三极管Q2(15)基极接电解电容C6(14)阴极、电阻R6(7)上端;所述NPN三极管Q2(15)集电极接电阻R7(8)上端;所述NPN三极管Q2(15)发射极接电阻R8(16)上端、电容C3(18)上端、电解电容C7(17)阳极;所述电解电容C7(17)阴极接音频输出信号;地接集成运放U1(12)引脚4、NPN三极管Q1(11)发射极、电阻R4(13)下端、电阻R8(16)下端、电容C3(18)下端;
智能电源采集到的音频信号输入到由NPN三极管Q1(11)为核心的共射极放大电路进行一级放大,同时通过电阻R3(2)、电容C1(10)组成的反馈网络,保持信号纯净及稳定,进一步放大后的信号通过电解电容(C5)耦合到由集成运放U1(12)为核心组成的放大电路上,同时通过电阻R5(4)、电容C2(5)组成的负反馈网络稳定信号,进一步放大后的信号通过电解电容C6(14)耦合到由NPN三极管Q2(15)为核心组成的放大电路上,进行电流放大,经过电容C3(18)滤波之后,由电解电容C7(17)耦合输出,音频经过此电路放大、整形之后,保持了原有信号的音频特征,为下一步音频采样和识别打好了基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控电源用音频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运放U1的型号为AD64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控电源用音频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NPN三极管Q1(11)、NPN三极管Q2(15)的型号为2N339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未经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06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幅调相的正弦波产生装置
- 下一篇:频率元器件灌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