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声控电源用音频放大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0628.3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4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熊浩;王陆;温长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3F1/32 | 分类号: | H03F1/32;H03F3/187;H03F3/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电容 电容 放大电路 核心组成 信号通过 耦合到 电阻 放大 共射极放大电路 音频放大电路 音频信号输入 本实用新型 负反馈网络 电流放大 电路放大 反馈网络 集成运放 声控电源 稳定信号 一级放大 音频特征 智能电源 耦合输出 三级管 整形 滤波 采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声控电源用音频放大电路,其将智能电源采集到的音频信号输入到由NPN三级管Q1为核心的共射极放大电路进行一级放大,同时通过电阻R3、电容C1组成的反馈网络,保持信号纯净及稳定,进一步放大后的信号通过电解电容耦合到由集成运放U1为核心组成的放大电路上,同时通过电阻R5、电容C2组成的负反馈网络稳定信号,进一步放大后的信号通过电解电容C6耦合到由NPN三极管Q2为核心组成的放大电路上,进行电流放大,经过电容C3滤波之后,由电解电容C7耦合输出,音频经过此电路放大、整形之后,保持了原有信号的音频特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控电源用音频放大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电源发展非常迅猛,各种新技术不断用在其中,智能电源的语言控制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语言控制的难点是采样和识别,这两方面要做得好的前提是音频信号的采集、处理要不失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声控电源用音频放大电路。该电路设计非常简单、使用器件很少、确能够达到音频信号充足放大的同时,失真小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声控电源用音频放大电路,其包括电阻R1、电阻R3、电阻R2、电阻R5、电容C2、电解电容C5、电阻R6、电阻R7、电解电容C4、电容C1、NPN三极管Q1、集成运放U1、电阻R4、电解电容C6、NPN三极管Q2、电阻R8、电解电容C7、电容C3;智能电源采集到的音频信号输入到由NPN三级管Q1为核心的共射极放大电路进行一级放大,同时通过电阻R3、电容C1组成的反馈网络,保持信号纯净及稳定,进一步放大后的信号通过电解电容(C5)耦合到由集成运放U1为核心组成的放大电路上,同时通过电阻R5、电容C2组成的负反馈网络稳定信号,进一步放大后的信号通过电解电容C6耦合到由NPN三极管Q2为核心组成的放大电路上,进行电流放大,经过电容C3滤波之后,由电解电容C7耦合输出,音频经过此电路放大、整形之后,保持了原有信号的音频特征,为下一步音频采样和识别打好了基础。
进一步地,+12VDC接电阻R1上端、电阻R2上端、电阻R6上端、电阻R7上端、集成运放U1引脚8;所述NPN三极管Q1基极接电解电容C4阴极、电阻R1下端、电阻R3左端、电容C1左端;所述NPN三极管Q1集电极接电阻R3右端、电容C1右端、电阻R2下端、电解电容C5阳极;所述电解电容C4阳极接音频输入信号;所述集成运放U1引脚2接电解电容C5阴极、电阻R6左端、电容C2左端;所述集成运放U1引脚3接电阻R4上端;所述集成运放U1引脚1接电阻R6右端、电容C2右端、电解电容C6阳极;所述NPN三极管Q2基极接电解电容C6阴极、电阻R6上端;所述NPN三极管Q2集电极接电阻R7上端;所述NPN三极管Q2发射极接电阻R8上端、电容C3上端、电解电容C7阳极;所述电解电容C7阴极接音频输出信号;地接集成运放U1引脚4、NPN三极管Q1发射极、电阻R4下端、电阻R8下端、电容C3下端。
所述集成运放U1的型号为AD647。
所述NPN三极管 Q1、NPN三极管Q2的型号为2N3392。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以使用很少的分离器件,实现了对音频信号充分放大且失真小的目标,有很高的性价比,有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未经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06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幅调相的正弦波产生装置
- 下一篇:频率元器件灌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