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冷却循环水路的汽车电子水泵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3115.8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0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徐风;郑旭;顾磊;杜文强;葛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玲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58;F04D29/10;F04D15/00;F01P5/10 |
代理公司: | 32295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叶栋 |
地址: | 215028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冷却水路 泵壳 控制装置 冷却循环水路 叶轮 汽车电子 所在区域 密封件 泵轴 水泵 降低控制装置 冷却控制装置 冷却液体循环 本实用新型 电机连接 冲刷 电机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冷却循环水路的汽车电子水泵及汽车,包括泵壳,基于冷却循环水路的汽车电子水泵还包括通过泵轴与泵壳连接并设置在泵壳内的电机、与泵轴连接的叶轮、与电机连接设置在泵壳外的控制装置及用以降低控制装置温度的循环冷却水路机构,循环冷却水路机构包括设置在控制装置附近的第一循环冷却水路、设置在叶轮附近的第二循环冷却水路、及用于连接第一循环冷却水路与第二循环冷却水路以使得冷却液体循环运行的连接循环冷却水路。通过设置有循环冷却水路机构,使得循环冷却水路机构单独冷却控制装置并且同时冲刷密封件所在区域,有效带走控制装置的热量的同时还防止密封件所在区域的卡滞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冷却循环水路的汽车电子水泵及汽车,属于水泵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燃油汽车排放要求越来越严苛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用于为发动机,电池等关键部位冷却回路提供流体动力的水泵将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水泵。而电子水泵自带的PCB控制模块会产生一定热量,如果无法合理散热,PCB上热量过高将直接导致水泵失效。目前市场上主要以湿转子电子水泵为主,这种结构中,PCB控制装置布置在远离水泵水力部分的另一端,流体通过空心轴流到PCB控制装置的散热器件上或附近带走PCB热量。此种结构由于使得冷却液经过的过流间隙很小,导致冷却液的实际流量有限,且内部元件摩擦损失较大的问题。当经流介质中不可避免的含有杂质时,很容易产生卡滞,使得基于冷却循环水路的汽车电子水泵瞬间产生很大负载使控制器过温烧坏,且湿转子水泵整体效率偏低,发热量大,能效不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用以带走控制装置热量以使其快速降温、且有效改善磨损状况的基于冷却循环水路的汽车电子水泵及汽车,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冷却循环水路的汽车电子水泵,包括泵壳,所述基于冷却循环水路的汽车电子水泵还包括通过泵轴与所述泵壳连接并设置在所述泵壳内的电机、与所述泵轴连接的叶轮、与所述电机连接设置在所述泵壳外的控制装置及用以降低所述控制装置温度的循环冷却水路机构,所述循环冷却水路机构包括设置在控制装置附近的第一循环冷却水路、设置在所述叶轮附近的第二循环冷却水路、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循环冷却水路与第二循环冷却水路以使得冷却液体循环运行的连接循环冷却水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与泵壳连接的基板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控制器,所述第一循环冷却水路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印制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泵壳包括用以收容所述电机的泵壳本体及与所述泵壳本体连接的蜗壳,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蜗壳内,所述泵轴的一端伸入至所述泵壳内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第二循环冷却水路设置在所述蜗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冷却循环水路的汽车电子水泵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泵轴上且靠近所述蜗壳设置的密封件,所述第二循环冷却水路靠近所述密封件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循环冷却水路与所述连接循环水路之间设置有用以防止冷却腔体泄露的插入式静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循环冷却水路包括设置在所述泵壳一侧的第一连接循环冷却水路及设置在所述泵壳另一侧的第二连接循环冷却水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基于冷却循环水路的汽车电子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有循环冷却水路机构,使得循环冷却水路机构单独冷却控制装置,有效带走控制装置的热量,达到使得控制装置快速降温的效果;
通过使循环冷却水路机构流经叶轮附近,以冲刷密封件所在区域,有效防止密封件所在区域的卡滞现象发生的同时,还减少了密封件的磨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玲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玲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31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