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智能避震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3342.7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0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洪玉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玉燕 |
主分类号: | B60G17/0165 | 分类号: | B60G17/0165;B60G17/048;B60G17/056;B60T1/06;B60B3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13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智能 调节 装置 | ||
1.一种汽车智能避震调节装置,包括车架连接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连接板(1)的上表面与汽车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车架连接板(1)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液压箱(2)和减震管(3),所述液压箱(2)的表面与减震管(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箱(2)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液压弹簧(4),所述液压弹簧(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5),所述第一活塞(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6),所述第一密封垫(6)的表面与液压箱(2)的内壁滑动插接,所述液压箱(2)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油,所述减震管(3)的一侧表面固定连通有液压管(7),所述液压管(7)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大固定圈(8),所述大固定圈(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9),所述液压管(7)的另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球(11),所述半球(11)的表面与第一密封圈(9)的表面滑动插接,所述减震管(3)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通有出油管(12),所述出油管(12)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小固定圈(13),所述小固定圈(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14),所述出油管(12)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5),所述第二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钢球(16),所述钢球(16)的表面与第二密封圈(14)的表面滑动插接,所述出油管(12)的一端与油管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油管的另一端表面与液压箱(2)的表面固定连通,所述液压管(7)的直径是出油管(12)直径的3倍,所述减震管(3)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7),所述第三弹簧(17)的一端固定连有第二活塞(18),所述第二活塞(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19),所述第二密封垫(19)的表面与减震管(3)的内壁滑动插接,所述液压弹簧(4)的弹力小于第三弹簧(17)的压力,所述第三弹簧(17)的内壁活动套接有滑杆(20),所述滑杆(20)的一端与第二活塞(18)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20)的表面与减震管(3)的内壁滑动插接,所述滑杆(20)的底端设置有旋转装置,且旋转装置包括有车轮轴(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智能避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箱(2)的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油管(22),所述进油管(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阀门(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智能避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轴(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轮毂(24),所述轮毂(24)内侧安装有用于汽车制动的刹车片(25),所述车轮轴(21)的另一端与汽车的转向装置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智能避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0)的另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转盘(26),所述上转盘(26)的表面开设有上卡槽(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智能避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轴(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28),所述固定轴(2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转盘(29),所述下转盘(29)的表面开设有下卡槽(30),所述下卡槽(30)的内壁与上卡槽(27)的内壁均卡接有滚珠(3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智能避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盘(2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固定块(32),所述L形固定块(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3),所述底板(33)的表面活动卡接有钢珠(34),所述钢珠(34)的表面与下卡槽(30)的内壁活动滚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玉燕,未经洪玉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33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把手快开闭钢制风雨密门
- 下一篇:可调节温度的按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