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8280.9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9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66;F04D29/42;F04D29/0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 ||
1.一种电动泵,包括泵壳体、隔离套、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所述电动泵具有泵内腔,所述泵内腔包括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不连通,所述第一腔位于所述隔离套内侧,所述第二腔位于所述隔离套外侧,至少部分所述转子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定子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泵还包括泵轴组件和减震帽,所述转子组件套于所述泵轴组件外周,所述隔离套包括底部和支撑部,通过冲压、拉伸部分所述底部形成所述支撑部,至少部分所述减震帽位于所述支撑部,所述减震帽具有一定弹性,所述泵轴组件一端通过所述泵壳体限位,所述泵轴组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减震帽支撑于所述支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套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底部与第一侧壁部,所述第一底部与所述隔离套的底部平行设置,所述支撑部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底部与所述第一侧壁部围成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减震帽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且所述减震帽与所述第一侧壁部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帽包括第一本体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部下侧,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本体部一体成形,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底部抵接,所述第一本体部包括第二侧壁部和第三侧壁部,所述第一本体部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泵轴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定义所述第二侧壁部的内径为D1,定义所述第三侧壁部的内径为D2,存在如下关系:D1<D2,所述泵轴组件与所述第二侧壁部和所述第三侧壁部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帽包括第一本体部,所述第一本体部包括第二侧壁部和第三侧壁部,所述第一本体部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泵轴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定义所述第二侧壁部内径为D1,定义所述第三侧壁部内径为D2,存在如下关系:D1<D2,所述泵轴组件与所述第二侧壁部和所述第三侧壁部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组件包括泵轴和泵轴套,以泵轴为嵌件,所述泵轴和所述泵轴套注塑固定,所述泵轴套位于靠近所述泵轴的一端,所述泵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泵轴套设置,部分所述泵轴套位于所述泵轴和所述减震帽之间,所述泵轴套的长度大于所述减震帽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套包括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二本体部包括凸缘部、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二本体部一端,所述第一抵接部位于所述凸缘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定义所述第一抵接部外周圆的外径为D3,定义所述第二抵接部外周圆的外径为D4,存在如下关系:D1<D3<D2<D4,进而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侧壁部过盈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第三侧壁部过盈抵接,所述凸缘部与所述第一本体部贴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包括第三本体部,所述第三本体部包括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凹槽部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凹槽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凸起部,所述泵轴套与所述第一凹槽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注塑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套为塑性材料,所述第二本体部成形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二本体部轴线方向贯穿所述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一通孔内壁侧成形有第一台阶部、第三凸起部和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一台阶部位于所述第三凸起部上侧,至少部分所述泵轴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部,所述泵轴和所述泵轴套注塑固定后,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凹槽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对应相互嵌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7或8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隔离套位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包括第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容纳部包括沉孔,所述泵轴组件一端位于所述沉孔,所述泵轴组件与所述沉孔的底部不接触,所述泵轴组件与所述沉孔的内壁侧过盈配合或者紧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82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铝合金切屑的排屑器
- 下一篇:一种铁矿石开采用打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