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光环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6079.X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2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梁承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光隆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095 | 分类号: | G02F1/095;G02B27/28 |
代理公司: | 45112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童世锋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振分光棱镜 准直器 光环行器 环行 角度匹配 环行器 光路 单光纤准直器 光纤通讯设备 偏振相关损耗 双光纤准直器 本实用新型 偏振分光膜 插入损耗 旋光装置 装置设置 高反膜 三端口 上端面 四端口 下端面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光环行器,包括第一准直器、环行器芯和第二准直器,所述的第一准直器为双光纤准直器,第二准直器为单光纤准直器,该光环行器还包括光路角度匹配装置,由第一偏振分光棱镜、旋光装置、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组成,所述的第一、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中均设有偏振分光膜,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下端面和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上端面均设有高反膜,光路角度匹配装置设置在第一准直器和环行器芯之间,该微型光环行器结构简单、体积超小、插入损耗低、偏振相关损耗低等优点,既可实现三端口环行功能,经过优化也可以实现四端口环行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光环行器。
背景技术
光环行器是一种多端口输入输出的非互易性光学器件,它的作用是使光信号只能沿规定的端口顺序传输,光环行器将同一根光纤中正向传输和反向传输的光信号分开。参照图2 为光环行器用于单纤双向通信的例子。此时,端口1连接数据发送器,端口2连接外部网络,端口3连接信号接收器。数据可由发送器通过光环行器的端口1由端口2送到外部网络,外部来的信号由端口2进入光环行器,由于光环行器的这种顺序传输特性,使其成为双向通信中的重要器件。在数据中心和5G应用中,需要在一个空间有限的小空间内,放置一个甚至两个环行器,构成密度增加一倍的收发一体化模块,在这样的应用中,环行器的尺寸成了最关键的要求。
现有光环行器通常采用连接输入、输出端口的准直器加环行器芯组成,例如公开号为CN1144080C的光环行器,以渥拉斯顿棱镜为基础加两个旋光装置组建环行器芯,又如公开号为CN202025159U的一种结构紧凑型光学环行器,以双折射晶体的为基础加两个旋光装置组建环行器芯,无论是渥拉斯顿棱镜还是双折射晶体结构方案特点是组件多,结构复杂,导致整个环行器小型化困难,无法适应即将开始的5G时代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光环行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超小、插入损耗低、偏振相关损耗低等优点,既可实现三端口环行功能,经过优化也可以实现四端口环行功能。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型光环行器,包括依光路顺次连接的第一准直器、环行器芯和第二准直器,所述的第一准直器为双光纤准直器并,第二准直器为单光纤准直器,该光环行器还包括光路角度匹配装置,所述环行器芯由顺序排列的第一偏振分光棱镜、旋光装置、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组成,所述的第一偏振分光棱镜和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中均设有将其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偏振分光膜,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下端面和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上端面均设有高反膜,光路角度匹配装置设置在第一准直器和环行器芯之间,工作时,第一准直器和第一、三光纤相连,第二准直器与第二光纤相连,该微型光环行器将第一光纤的光束耦合到第二光纤射出,将第二光纤的光束耦合到第三光纤射出。
进一步,所述旋光装置包括磁光晶体、玻片以及和磁光晶体适配的磁片,磁光晶体和玻片沿第一偏振分光棱镜至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的方向排列或沿第二偏振分光棱镜至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的方向排列。
进一步,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的上端面为设有高反膜的斜面,所述光路角度匹配装置为楔角片,该楔角片设置在第一偏振分光棱镜和第一准直器之间,
从第一光纤射入的光束,依次通过第一准直器、第一偏振分光棱镜、旋光装置、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第二准直器,从第二光纤射出;从第二光纤射入的光束,依次通过第二准直器、第二偏振分光棱镜旋光装置、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经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的上端面反射后从出射面水平射出,通过楔角片折射后,该光束光路角度和第三光纤在第一准直器中的输出偏角相适配,该光束进入第一准直器,从第三光纤射出。
进一步,所述光路角度匹配装置为平片楔角片,该平片楔角片设置在第一偏振分光棱镜和第一准直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光隆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光隆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60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眼镜的镜片、3D眼镜和3D显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背光测试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