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铁车站侧墙改造的支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6703.6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9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涛;刘生平;杜林;郭宏博;杨海洋;李少友;郭洋洋;有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00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铁 车站 改造 支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车站侧墙改造的支承结构,包括:连接于既有车站侧墙与新建车站侧墙之间的多根支撑柱、与所述支撑柱连接的C型梁;所述C型梁具有凹槽,既有车站顶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C型梁与所述新建车站顶板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支承结构,对地面交通影响小,并且能提高结构的承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车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铁车站侧墙改造的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而早期建设的地铁车站都是按标准站设计施工,在而后新网线中确定为换乘站是,则需对既有车站进行改造,将换乘厅面积扩大、侧墙开洞打开几跨并紧邻施做新的结构增加出入口通道等,需要对地铁车站的侧墙进行改造。而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以下方式:1、在既有车站顶板做叠合板,但做叠合板则需要卸载既有车站顶板覆土,从而影响车站上方路面交通;2、做L型梁作为支撑构件,随不会影响车站上方路面交通,但会使既有车站顶板负弯矩约束减弱,导致既有车站顶板正弯矩增大而配筋不足或裂缝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铁车站侧墙改造的支承结构,对地面交通影响小,并且能提高结构的承载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侧墙改造的支承结构,包括:连接于既有车站侧墙与新建车站侧墙之间的多根支撑柱、与所述支撑柱连接的C型梁;所述C型梁具有凹槽,既有车站顶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C型梁与所述新建车站顶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C型梁具有凹槽的一侧与既有车站顶板、既有车站侧墙连接,与所述凹槽背对的另一侧与所述新建车站侧墙连接,所述C型梁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柱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对既有车站顶板进行临时支撑的支撑构件,其设置在所述C型梁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构件包括:支撑杆、与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的支撑钢板、与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底板,所述支撑钢板设置在所述凹槽的下方,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柱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柱为后浇混凝土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C型梁为混凝土结构C型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柱通过混凝土与所述既有车站侧墙、新建车站侧墙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C型梁内设有钢筋,所述既有车站顶板设置有钢筋,所述C型梁的钢筋通过焊接与所述既有车站顶板的钢筋连接,以使所述既有车站顶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C型梁通过混凝土与所述新建车站顶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用于支撑既有车站顶板与新建车站顶板的C型梁,以避免地铁车站侧墙改造开洞,在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能克服传统工艺所带来的影响地面交通或造成现有结构承载力不足的缺点,同时还具有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投资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承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承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承结构的支撑构件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承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承结构施工工序一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6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