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构建三维立体注采井网的缝洞模型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4192.8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0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姗姗;唐海;吕栋梁;李小波;刘洪光;李奥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房立普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构建 三维立体 注采井网 模型 组合 装置 | ||
1.一种可用于构建三维立体注采井网的缝洞模型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矩形缝洞单元模型、至少两个U型单元架和至少一根连接杆,所有U型单元架可相互配合拼接形成多种不同立体形状的组合装置,相邻U型单元架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连接,所述缝洞单元模型放置在U型单元架中;所述缝洞单元模型开设有多个与模型内缝洞不同位置相连通的进出口,所述单元架左右侧壁和底板均开设有贯穿其所在面中心位置的开口;单元架左右侧壁外表面和顶端均对称设有限位孔,单元架底板前后侧面也对称开设限位孔,底板下表面左右两侧正对单元架左右侧壁顶端的限位孔处也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插入相邻U型单元架之间相对的限位孔内实现单元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构建三维立体注采井网的缝洞模型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内设有螺纹,所述连接杆与单元架间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构建三维立体注采井网的缝洞模型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伸缩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构建三维立体注采井网的缝洞模型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伸缩杆、弯头和第二伸缩杆,所述弯头至少包括两个,相邻两个弯头连接端均设有外螺纹,通过具有内螺纹的第三伸缩杆连接相邻两个弯头,使弯头与弯头之间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构建三维立体注采井网的缝洞模型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表面或左右侧壁内表面设有固定缝洞单元模型的限位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用于构建三维立体注采井网的缝洞模型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包括直角三角底板以及三角底板直角边固定的方形侧板,限位座均匀分布在底板上表面四角处,缝洞单元模型的四角分别放置在四个限位座的直角三角底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用于构建三维立体注采井网的缝洞模型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包括正方形底板以及底板两个相邻侧边固定的方形侧板,限位座均匀分布在底板上表面四角处,缝洞单元模型的四角分别放置在四个限位座的正方形底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用于构建三维立体注采井网的缝洞模型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包括矩形底板以及底板三侧处固定的方形侧板,相对的两个方形侧板间的距离与缝洞单元模型的厚度匹配,限位座对称分布在底板上表面左右或前后中心处,缝洞单元模型的两个角分别放置在两个限位座的矩形底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构建三维立体注采井网的缝洞模型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限位孔均位于所在面的中心。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用于构建三维立体注采井网的缝洞模型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洞单元模型包括尺寸相同的两块矩形有机玻璃板,两块有机玻璃板通过数字机床对称加工雕刻出实际地层中典型缝洞单元结构形态的凹槽,所述典型缝洞单元实际结构形态由实际地层的地震图抽提而来,凹槽外设有用于密封的橡胶圈,两块有机玻璃板以凹槽开口相对的方式对称组合,组合后的凹槽形成完整的典型缝洞单元结构形态,通过在密封橡胶圈外的玻璃板边缘设置螺钉使两块有机玻璃板密封固定,缝洞单元模型在六个面均开设多个与模型内凹槽不同位置相连通的进出口,每个进出口处设有密封活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419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仪表板气囊表皮弱化胎具
- 下一篇:一种便于运输的配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