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构建三维立体注采井网的缝洞模型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4192.8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0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姗姗;唐海;吕栋梁;李小波;刘洪光;李奥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房立普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构建 三维立体 注采井网 模型 组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构建三维立体注采井网的缝洞模型组合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缝洞单元模型和U型单元架,以及至少一根连接杆,所有单元架可拼接形成不同立体形状的组合装置,相邻U型单元架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连接,缝洞单元模型放置在单元架中;单元架左右侧壁和底板均开设有贯穿其所在面中心位置的开口;单元架左右外侧壁和顶端、底板前后和下表面均设有限位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典型缝洞单元模型的平面与纵向上的大规模、自由组合连接,从而模拟缝洞在实际地层中的三维空间位置。在此基础上可开展室内水驱物理模拟实验,丰富了能够实现的实验类型,包括三维立体注采井网的物模表征,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注采井位优化研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构建三维立体注采井网的缝洞模型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量大于300×108t,石油资源量约150×108t,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和华北地区,但探明率仅8%,其中缝洞型油藏占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二,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是今后增储的主要方向,因此研究此类油藏的注水开发井网构建,对提高油藏储量动用、改善此类油藏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碎屑岩油藏以达西定律为基础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行列井网和面积井网为主的规则井网部署方法,而在缝洞型油藏常采用不规则井网模式。有前期研究者提出构建缝洞型油藏“注采空间结构井网”的概念,旨在建立适应缝洞储集体空间结构展布特点的注采井网,并突破了仅以平面部署注采井网的思想,将井网从二维平面结构发展到三维空间结构,并在三维空间上优化注采井与缝洞结构的匹配关系。
然而,缝洞型油藏储层具有缝洞分布随机性强、储集空间类型多、储集体多样、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井网构建存在依据不足、开发效果难以预测等问题。物理模拟实验是研究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规律的常用手段,在现有的物理模拟实验中,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采井网部署与优化调整方面的研究较少;模型维度基本为二维缝网模型或区块缝洞模型,注采位置与注采关系单一,连通模式反映不出储层的特点,模型对于缝洞型油藏储集体特征的反映相对不完善。
因此进行注采井网部署与优化调整的室内水驱物模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际缝洞结构的三维化物模反映、研究不同注采井位在与不同储集体类型匹配的条件下对应的水驱效果与规律,可为现场实际构建三维空间立体注采井网、优化井网部署提供对应的经验与建议,从而辅助现场布井,完善平面与纵向上的注采井网,提高注水开发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结构简单、可实现缝洞单元模型在平面与纵向上的大规模自由组合拼接的可用于构建三维立体注采井网的缝洞模型组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用于构建三维立体注采井网的缝洞模型组合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矩形缝洞单元模型、至少两个U型单元架和至少一根连接杆,所有U型单元架可相互配合拼接形成多种不同立体形状的组合装置,相邻U型单元架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连接,所述缝洞单元模型放置在U型单元架中;所述缝洞单元模型开设有多个与模型内缝洞不同位置相连通的进出口,所述单元架左右侧壁和底板均开设有贯穿其所在面中心位置的开口;单元架左右侧壁外表面和顶端均对称设有限位孔,单元架底板前后侧面也对称开设限位孔,底板下表面左右两侧正对单元架左右侧壁顶端的限位孔处也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插入相邻U型单元架之间相对的限位孔内实现单元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孔内设有螺纹,所述连接杆与单元架间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为伸缩杆。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伸缩杆、弯头和第二伸缩杆,所述弯头至少包括两个,相邻两个弯头连接端均设有外螺纹,通过具有内螺纹的第三伸缩杆连接相邻两个弯头,使弯头与弯头之间可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41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仪表板气囊表皮弱化胎具
- 下一篇:一种便于运输的配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