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同类型蓄电池并联使用的信号传递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0389.0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4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巧钗;林健;项光星;王德才;陈蓓蓓;王垂宝;黄学成;严学雷;陈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创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081 | 分类号: | H03K17/081;H03K17/60;H03K17/74;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郑鹏坤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类型 蓄电池 并联 使用 信号 传递 电路 | ||
1.一种不同类型蓄电池并联使用的信号传递电路,包括电池(1)和与电池(1)连接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信号生成电路(2)、保护电路(3)和目标电路(4),所述保护电路(3)连接在目标电路(4)和生成电路之间,所述保护电路(3)包括电阻R9和二极管D12,所述二极管D12和电阻R9相互并联,所述二极管D12的正极连接至信号生成电路(2),其负极连接至目标电路(4),以传递信号给目标电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类型蓄电池并联使用的信号传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3)还包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D11,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D11的一端连接至电池(1),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12的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同类型蓄电池并联使用的信号传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生成电路(2)包括控制器(5)、用于提高抗干扰的隔离电路(6)、用于与增强信号强度的信号增强电路(7)和用于增强信号驱动能力的驱动电路(8);所述隔离电路(6)与控制器(5)连接以接受控制器(5)输出的触发信号,所述信号增强电路(7)与隔离电路(6)连接,以接收隔离电路(6)隔离后输出的触发信号,所述驱动电路(8)与二极管D12的正极连接,以输出触发信号给二极管D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同类型蓄电池并联使用的信号传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增强电路(7)包括一三极管Q11,所述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60后与隔离电路(6)连接,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61后连接至高电平信号源;所述三极管Q1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还连接至驱动电路(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同类型蓄电池并联使用的信号传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6)包括光耦隔离器H2,所述光耦隔离器H2内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电阻R60相对三极管Q11基极的另一端,所述光耦隔离器H2内光敏三极管的基极接地,光耦隔离器H2内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有一电阻R40后与板内电源连接,负极与控制器(5)连接,以接收控制器(5)输出的触发信号,所述电阻R60与光耦隔离器H2内光敏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的节点还连接有电阻R41后接高电平信号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同类型蓄电池并联使用的信号传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8)包括一驱动芯片(9),驱动芯片(9)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三极管Q11的集电极连接,输出端输出驱动能力增强后的触发信号给二极管D12,所述输出端还连接有电容C25后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同类型蓄电池并联使用的信号传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9)的型号为MIC4422Y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同类型蓄电池并联使用的信号传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1为NPN三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创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创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03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氨基丁酰胺的生产系统
- 下一篇:具有安全防坠功能的排水管道检查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