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货车两侧开启料门的货箱空间大卸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4293.1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0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福;邹仁松;童治群;杜华强;张许东;王家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创奇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16 | 分类号: | B60P1/16;B60P1/26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新致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7 | 代理人: | 谭德兵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货车 两侧 开启 货箱 空间 卸料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货车两侧开启料门的货箱空间大卸料结构,包括车厢,车厢两侧设置有开关侧门,所述车厢内设置有两对称的L型卸料板,L型卸料板能向两侧倾翻;L型卸料板下部棱边处铰接在车厢底板上;所述L型卸料板的背部铰接有液压缸A,液压缸A的底座铰接在车厢底板上。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车厢内空间大、结构简单、卸料方便,卸料过程车辆左右两侧重心不发生偏移,保证车辆不发生倾翻的危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车卸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货车两侧开启料门的货箱空间大卸料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拖拉机或货车为了实现卸料,通常会设计一个自卸料机构,非常常见的是利用液压顶杆将整个货箱顶起进行卸料,但这种货箱通常是前端被顶起卸料,由于货箱的前后的长度较长,因此总有部分料仍停留在货箱内。同时,由于车厢举升过程中,整体重心会发生偏移,极易造成重心偏移超过极限值,而使车辆发生倾翻,造成车毁人亡的安全事故。
考虑到左右方向的宽度比前后长度的距离短,若从两侧卸料,则更为容易。为此,本公司研发了一种货箱,使其从两侧卸料。研发之初,有多种设计构思,宽泛地将分为两种,一种是一侧设置液压顶杆,但及其导致货车倾翻,必须另加平衡增重机构,容易造成整个货车的重量变大,因此不是特别理想;另一种是在货箱中部沿前后方向设置机构。最后采用了第二种构思进行设计生产,并且考虑到侧向卸料,在前后方向设置有多个液压顶杆。
生产完成后,经客户反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货箱内空间很小,装的料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卸料方便的用于货车两侧开启料门的货箱空间大卸料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货车两侧开启料门的货箱空间大卸料结构,包括车厢,车厢两侧设置有开关侧门,所述车厢内设置有两对称的L型卸料板,L型卸料板能向两侧倾翻;
所述L型卸料板下部棱边处铰接在车厢底板上;
所述L型卸料板的背部铰接有液压缸A,液压缸A的底座铰接在车厢底板上。
所述的车厢的前壁和后壁设置有空腔,液压缸A设置在空腔内;
车厢的前壁和后壁开有弧形槽孔,弧形槽孔与空腔相连通;
所述L型卸料板的两侧设置有受力耳,受力耳穿过弧形槽孔伸入空腔内与液压缸A相连;
车厢的前壁和后壁开有两个弧形槽孔,一个弧形槽孔对应一个L型卸料板的受力耳。
所述的液压缸A设置在车厢内,且靠近车厢的前壁和后壁位置。
所述的车厢的两车铰接有液压缸B,开关侧门的外侧面固定有支座,液压缸B的一端与支座铰接而另一端铰接在车厢本体上。
所述的开关侧门的宽度与车厢侧壁的宽度保持一致。
所述的液压缸A4与L型卸料板的铰接处,可以位于L型卸料板的背部中部位置,也可以位于L型卸料板的背部的底部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车厢内空间大、结构简单、卸料方便,卸料过程车辆左右两侧重心不发生偏移,保证车辆不发生倾翻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单个L型卸料板在车厢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货车车厢后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货车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厢,2-开关侧门,3-L型卸料板,4-液压缸A,5-弧形槽孔,6-受力耳,7-液压缸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创奇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创奇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42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