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双8字行进轨迹的无碳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3392.6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3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郑飞杰;叶子楷;陈寿强;伍志华;马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H17/00 | 分类号: | A63H17/00;A63H17/26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唯 |
地址: | 365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行进 轨迹 小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双8字行进轨迹的无碳小车,涉及无碳小车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碳小车制作难度大的技术问题。该小车包括车架,在所述车架上设有转向机构,其中,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不完全齿轮以及与所述不完全齿轮啮合传动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连杆与微调机构相连接,所述微调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相连接,所述微调机构的另一端连接行走机构,从而通过所述不完全齿轮和所述从动轮的转动带动所述连杆和所述微调机构的摆动进而带动所述行走机构实现双8字行进轨迹。本实用新型的无碳小车制作简单,并且损耗能较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碳小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实现双8字行进轨迹的无碳小车。
背景技术
无碳小车是当前制造类专业学生工程训练的一个标志性产品。无碳小车是以4焦耳重力势能为唯一能量的、具有连续避障功能的三轮小车。双8字轨迹的无碳小车是指小车在半张乒乓球台上绕中线上的三个障碍桩按照双8字轨迹环行,环行时不可以碰到障碍桩。通过利用砝码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车行进的动能;同时小车以“双8”字轨迹交替绕过中线上3个障碍桩,保证每个障碍桩在“8”字形的一个封闭圈内。一个成功的“8”字绕障轨迹为:3个封闭圈轨迹和轨迹的4次变向交替出现,变向指的是轨迹的曲率中心从轨迹的一侧变化到另一侧。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无碳小车的双8字轨迹,通过设计小车的转向机构将旋转运动转化为满足要求的来回摆动,带动转向轮左右转动从而实现拐弯避障的功能。目前用于实现无碳小车双8字运行轨迹的转向机构通过采用凸轮机构和摇杆的形式,凸轮是具有一定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运动时,通过高副接触可以使从动件获得连续或不连续的任意预期往复运动,但是,凸轮轮廓加工比较困难,尺寸不能够可逆的改变,精度也很难保证,而且重量较大、效率低滑动摩擦导致的能量损失也较大,导致无碳小车不容易制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双8字行进轨迹的无碳小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碳小车制作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现双8字行进轨迹的无碳小车,包括车架,在所述车架上设有转向机构,其中,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不完全齿轮以及与所述不完全齿轮啮合传动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连杆与微调机构相连接,所述微调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相连接,所述微调机构的另一端连接行走机构,从而通过所述不完全齿轮和所述从动轮的转动带动所述连杆和所述微调机构的摆动进而带动所述行走机构实现双8字行进轨迹。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从动轮固定,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微调机构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微调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在所述第一连接端上设有滑槽,所述连杆的端部通过螺杆设置在所述滑槽内,并在所述螺杆的底部通过螺母将所述螺杆锁紧;所述第二连接端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部与行走机构相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行走机构固定架,在所述行走机构固定架内部设有转向轮组件,所述转向轮组件包括转向轮和转向轮支架,在所述转向轮支架的顶部设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轮通过所述转向轴与所述行走机构固定架相连接,并且,所述微调机构的第二连接端能够与所述转向轴相连接,以带动所述转向轴的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转向轮的转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在所述车架上设置的安装座,在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砝码支架,在所述砝码支架的顶端设有用于使砝码滑动的定滑轮。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所述车架后侧的车轮组以及将所述车轮组与所述车架固定的第一驱动轴,在所述第一驱动轴上设有绕线轴,在所述绕线轴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绕线轴和所述第一驱动齿轮能够与所述第一驱动轴同步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学院,未经三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33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进行孔数调控的组合式山字形打孔碰块
- 下一篇:一种防火绝缘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