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基于无人机农田水势状态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8922.6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0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孙艳坤;张丽;吴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佰福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高志光 |
地址: | 16100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稻 种植 过程 中的 基于 无人机 农田 水势 状态 监控 装置 | ||
用于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基于无人机农田水势状态监控装置,涉及农田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水稻农田水利工程领域,是为了解决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对水势状态的这些监控的监控效差、实时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流量计、流速计、水温传感器、土压力计、液位传感器获取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实时基于无人机农田水势状态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设备上传至无人机,实现水稻种植过程中对水势状态的这些状态信息的高效监控监控,本发水稻种植过程中对水势状态的这些状态信息的监控效果好,实时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田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水稻农田水利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米历来是中国人的主食。我国谷产量却占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常年稻谷总产量约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2%到35%,印度的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但单产较低因此总产不如中国,中国也是亚洲水稻单产最高的国家之一,平均单产仅次于韩国和日本居第三位。1995年之前中国一直是水稻进出口国,但进口量大于出口量。1996年以后,中国成为水稻净出口国。1998年以后,成为世界第四大稻米出口国,对于稳定世界稻米市场发挥了巨大作用。由此可见,发展水稻生产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水稻生产与旱田作物生产不同,一般需要育苗移栽,因此需要有育秧期和本田期两大生产环节。在北方,育秧期多在早春进行,气温低,秧苗在覆盖条件下生长发育管理难度大,技术性强。
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对水势状态监控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水温监测、水势流速、流量测量和给排水控制等.但是目前,对于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对水势状态的这些监控的监控效果还较差、实时性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对水势状态的这些监控的监控效果差、实时性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用于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基于无人机农田水势状态监控装置。
用于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基于无人机农田水势状态监控装置,它包括流量计(11)、流速计(12)、水温传感器(13)、补水水泵(25)、排水水泵(26)和无人机,所述流量计(11)用于测量水稻田畦内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给排水流量;流速计(12)用于测量水稻田畦内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水流速度;水温传感器(13)用于测量水稻田畦内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水温;补水水泵(25)用于向水稻田畦内补水;排水水泵(26)用于将水稻田畦内的水排出;
其特征是:它还包括主管(1)、主管前端(10)、从管(2)、从管前端(20)、土压力计(21)、液位传感器(22)、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3)、无线信号接收装置(32)和控制器(6);
所述主管(1)为一段底端带有内螺纹的管体;主管前端(10)为顶端带有外螺纹的锥体结构;所述主管前端(10)与主管(1)螺纹连接为一体件;
所述主管(1)和从管(2)的管壁上均开有N个进出水通孔,N为正整数;
所述从管(2)为一段底端带有内螺纹的管体;从管前端(20)为顶端带有外螺纹的锥体结构;所述从管前端(20)与从管(2)螺纹连接为一体件;
所述主管(1)左侧面的底部开有通孔,所述从管(2)的顶端与该通孔连通;所述主管(1)和从管(2)之间垂直设置,且从管(2)水平设置;
所述流量计(11)、流速计(12)、水温传感器(13)设置在主管(1)中;
所述土压力计(21)、液位传感器(22))设置在从管(2)中;控制器(6)封装在从管(2)中;
所述土压力计(21)用于测量田畦侧面的土塍受到的压力;
所述液位传感器(22))用于测量田畦中的液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佰福,未经陈佰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89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