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电机混合动力用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2540.5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2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高彬;陈洁婧;顾健华;杨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2 | 分类号: | B60K1/02;B60K17/08;F16H3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18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混合 动力 变速器 | ||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用变速器,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驱动电机总成、第二驱动电机总成、第一输入轴总成、第二输入轴总成、中间轴总成、差速机构总成、驱动轴总成、惰轮轴总成、发动机和离合器,发动机通过离合器与第一驱动电机总成相连,第一输入轴总成与第一驱动电机总成相连,驱动轴总成与第二驱动电机总成相连,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驱动电机的多挡位巧妙布局,实现了整车纯电驱动下的动力换挡;既实现整车的串联驱动,又可以单电机或双电机的混动并联驱动;使该变速器在保留高效传输能量的同时,针对不同工况,选择不同的驱动方式,达到整车能量利用的最大化;并通过合理的齿轴布局,使变速器尺寸得到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汽车变速器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用变速器。
背景技术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设计原理和生产工艺、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成熟稳定,但在换挡过程中存在发动机的动力丢失,驱动电机的加入,可以很好的弥补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这一缺陷,同时又可以充分利用机械式变速器的高效率低成本优势,是很多混合动力车型的所选方案。已有的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基础上改进的混合动力变速器,均具有以下某个缺陷:1)单电机结构,无法实现串联驱动;2)挡位偏少,无法更好的调整发动机工作区间;3)纯电驱动只有一个挡位,或者存在多个挡位,但有换挡动力中断;4)结构复杂,变速器传递效率低;5)轴向尺寸大,整车布置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用变速器,具备两个驱动电机、一个离合器、三个同步器、齿轴/轴承及附件若干,第一驱动电机通过四个挡位驱动车辆或一个离合器与发动机连接,第二驱动电机通过两个挡位驱动车辆,通过控制离合器及同步器,能够实现发动机/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三个动力源单独驱动车辆、两两组合驱动车辆、共同驱动车辆、或者串联模式驱动车辆,同时对该变速器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驱动电机总成、第二驱动电机总成、第一输入轴总成、第二输入轴总成、中间轴总成、差速机构总成、驱动轴总成、惰轮轴总成、发动机和离合器,其中:发动机通过离合器与第一驱动电机总成相连,第一输入轴总成与第一驱动电机总成相连,驱动轴总成与第二驱动电机总成相连。
所述的第一输入轴总成包括:第一输入轴和设置于其上的一挡主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三挡主动齿轮、四挡主动齿轮、第一同步器,其中:第一输入轴通过离合器与第一驱动电机总成相连。
所述的中间轴总成包括:中间轴和设置于其上的主减速主动齿轮、一挡从动齿轮、四挡从动齿轮、EV二挡从动齿轮、EV一挡从动齿轮、第二同步器。
所述的第二输入轴总成包括:第二输入轴和设置于其上的过渡从动齿轮、EV二挡主动齿轮、EV一挡主动齿轮、第三同步器。
所述的惰轮轴总成包括:惰轮轴和设置于其上的过渡主动齿轮。
所述的驱动轴总成包括:驱动轴和设置于其上的驱动齿轮,其中:驱动轴与第二驱动电机总成相连。
所述的差速机构总成包括:差速器和设置于其上的主减速从动齿轮。
所述的一挡从动齿轮与一挡主动齿轮啮合,四挡从动齿轮与四挡主动齿轮啮合,EV二挡从动齿轮分别与EV二挡主动齿轮和三挡主动齿轮啮合,EV一挡从动齿轮分别与EV一挡主动齿轮和二挡主动齿轮啮合,主减速主动齿轮与主减速从动齿轮啮合。
所述的过渡从动齿轮分别与过渡主动齿轮和驱动齿轮啮合。
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25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太阳能充电的移动式储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合成纤维的丝片上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