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阻燃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1547.3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3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喜宗;董会娜;张相国;姚栋嘉;杨红霞;李静;张东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27/06;B32B27/30;B32B27/36;B32B27/28;B32B3/04;B32B15/20;B32B15/08;B32B15/09;B32B7/12;B32B33/00;H01M2/10;H01M10/613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张智伟 |
地址: | 45126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组 阻燃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隔热阻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阻燃片。包括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相变层、第一导热层、第二导热层和封装层,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相变层、第一导热层、第二导热层和封装层六者均为方形并且六者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相变层内置于封装层内并且相变层位于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中间,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分别贴合在封装层的上下两面并且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长度方向的一端伸出封装层、另一端则不伸出封装层。本实用新型的很好地阻止了热量的横向传递,避免了燃烧的大范围蔓延,同时对寒冷状态下电池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隔热阻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阻燃片。
背景技术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 五”期间的“ 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 “ 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 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形成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示范布局。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
由于新能源汽车符合国家大力倡导的环保要求,其销售额逐年增加,应用范围越来越大,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其动力电源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超级电容器。由于汽车行驶需要的动力很大,采用电力提供动力的新能源汽车为了保证能够正常行驶,需要电池仓长时间提供较大电流,保证动力的提供。当车载电池长时间输出电能后,电池内长时间进行化学反应会使得电池体明显发热,存在燃烧、爆炸的风险。传统的芯模组都是采用塑料隔板将电池相互隔开,并没有实际用处,这样不仅重量大还无法起到保护作用,且容易造成电池温度过高导致隔板溶解、着火等问题。现有的采用的防护毡结构简单,容易变形,大多依靠毡体的隔热作用阻燃,且不能满足国家规定的新能源领域的相关标准。因此如何实现新能源汽车领域隔热阻燃问题是新能源实现长远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在高温环境及行车时汽车剧烈冲击振动容易引起电池爆炸、燃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阻燃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阻燃片,包括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相变层、第一导热层、第二导热层和封装层,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相变层、第一导热层、第二导热层和封装层六者均为方形并且六者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相变层内置于封装层内并且相变层位于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中间,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分别贴合在封装层的上下两面并且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长度方向的一端伸出封装层、另一端则不伸出封装层;其中,所述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均为气凝胶毡,所述相变层为相变点温度在60-80 ℃范围的固-固相变材料,所述固-固相变材料为无机相变材料、有机相变材料或复合相变材料(无机相变材料与有机相变材料的复合)中的一种,所述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分别均为铜箔、石墨烯膜中的一种或两者的复合片,所述封装层为PET膜或聚乙烯亚胺膜。
较好地,第一隔热层和相变层之间、第二隔热层和相变层之间、第一导热层和封装层之间、第二导热层和封装层之间的相接触部分通过导热胶粘接。
较好地,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长度方向的一端伸出封装层、另一端则与封装层端部错开但不伸出封装层。
较好地,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的长度、宽度、厚度均相同,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的长度、宽度、厚度均相同,第一隔热层和相变层的宽度相同,第一导热层和封装层的宽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15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滑板车把杆折叠结构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灯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