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模旋转叠合冲压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2361.X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6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威斯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9/00 | 分类号: | B26D9/00;B26F1/14;B26F1/38;B26D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子模 旋转 叠合 冲压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电子模旋转叠合冲压加工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物料传送模组、设于对称的物料传送模组之间的电子模组;所述物料传送模组包括模座、设于模座内的上下配合的旋转模辊,上下配合的旋转模辊之间夹持料带,所述电子模组包括用于承载料带的托料板、设于托料板上方与其相对应设置的往复移动的电子模、以及设于托料板两侧的用于定位料带的定位辊,所述电子模的底部设有用于冲切料带孔位的冲头,位于电子模组后方的物料传送模组的旋转模辊上复合新膜成型,对料带进行二次叠加新膜的外形加工。本实用新型实现膜产品冲压孔位和对位直线度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模旋转叠合冲压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制造业对产品自动化组装要求的不断提升,膜产品加工过程不断完善。现有生产工艺的膜切方法如冲床加工,存在以下缺点,冲压后产品料带无法成卷,由于冲压孔位存在公差,导致膜产品重新定位进行二次加工时不能连续对位,无法保证直线度,影响产品质量,提高制程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电子模旋转叠合冲压加工装置,从而实现膜产品冲压孔位和对位直线度良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电子模旋转叠合冲压加工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物料传送模组、设于对称的物料传送模组之间的电子模组;所述物料传送模组包括模座、设于模座内的上下配合的旋转模辊,上下配合的旋转模辊之间夹持料带,所述电子模组包括用于承载料带的托料板、设于托料板上方与其相对应设置的往复移动的电子模、以及设于托料板两侧的用于定位料带的定位辊,所述电子模的底部设有用于冲切料带孔位的冲头,位于电子模组后方的物料传送模组的旋转模辊上复合新膜成型,对料带进行二次叠加新膜的外形加工。
具体的,所述模座包括对称设置的模架、架置于对称的模架顶部之间的横梁、设于横梁底部与旋转模辊相对应卡位的对称的滚轮;对称的滚轮贴合旋转模辊的外周位置的接触点与旋转模辊的轴心形成锐角。
具体的,上下配合的所述旋转模辊横向设于对称的模架之间,所述滚轮稳定卡位位于上位的旋转模辊。
具体的,对称的所述模架之间还设有旋转的横轴,横轴与位于下位的旋转模辊啮合连接,所述横轴连接有位于模架外部的电机。
具体的,所述托料板的表面贴合设有料带,所述定位辊的高度与托料板的高度相对应一致。
具体的,所述电子模的顶部连接有驱动其上下移动的气缸,所述冲头与托料板上料带的中心位置相对应,所述气缸连接有控制其下压冲切频率的气缸元组件。
具体的,所述托料板安装于底板上,底板上设有导柱,所述电子模上设有与导柱相对应导向的导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子模旋转叠合冲压加工装置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通过设置物料传送模组对料带进行冲孔前定位和冲孔后二次加工,避免适用多工位加工,使得料带加工实现自动一体化;模架内滚轮配合上位的旋转模辊,有效定位旋转模辊,避免偏移错位现象;电子模组中电子模有气缸带动准确冲切料带位置,导柱配合导套保证冲切准确性;气缸元组件控制气缸冲切频率,从而有效控制孔位的间隔距离;位于电子模组后方的物料传送模组中的旋转模辊上复合新膜成型,对冲孔后的料带进行二次叠加新膜的外形辊切加工,保证料带的直线度,无需移换工位进行二次对位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物料传送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模座、11模架、12横梁、13滚轮、2旋转模辊、21横轴、3料带、4托料板、41电子模、42定位辊、43定位台、5冲头、51气缸、52气缸元组件、6底板、61导柱、62导套、7立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威斯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威斯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23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类膜产品无毛刺加工结构
- 下一篇:印刷和轮转模切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