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下壳体自动拉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6526.0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8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成;马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英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10 | 分类号: | B21J15/10;B21J15/42;B25J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朱九皋 |
地址: | 20181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壳体 自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拉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池下壳体自动拉铆设备,包括机器人组件,所述机器人组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拉铆枪组件,所述拉铆枪组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浮动纠正组件,所述机器人组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拉铆枪组件下方的产品定位组件,所述机器人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铆枪控制组件。该电池下壳体自动拉铆设备,通过设置产品定位组件和浮动纠正组件,在进行自动拉铆作业时,将产品放入定位工装上,压紧气缸旋转压紧产品,使铆接拉杆带动铆接枪移动,采用自动拉铆设备,根据预定设计好的程序及浮动纠正机构可以精确保证铆接垂直度要求及拉铆枪弹性工作,故此设备有效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将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拉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池下壳体自动拉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量稳步提高,作为其关键零部件之一的动力电池模块需求量逐年增加,拉铆铆接工艺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工序,其铆接垂直度及气密性要求很高,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人工拉铆无法保证,其主要表现为人工使用铆接枪拉铆角度无法控制,同时铆接行程无法控制一致性。
目前市场上主流拉铆方法为采用人工拉铆或机器人配合视觉拉铆,大多存在人工铆接拉铆角度及行程无法控制一致性的问题,机器人配合视觉拉铆投入成本高,其次对产品本身加工精度要求很高,从而导致产品加工成本高,故而提出一种电池下壳体自动拉铆设备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下壳体自动拉铆设备,具备提高了产品质量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市场上主流拉铆方法为采用人工拉铆或机器人配合视觉拉铆,大多存在人工铆接拉铆角度及行程无法控制一致性的问题,机器人配合视觉拉铆投入成本高,其次对产品本身加工精度要求很高,从而导致产品加工成本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下壳体自动拉铆设备,包括机器人组件,所述机器人组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拉铆枪组件,所述拉铆枪组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浮动纠正组件,所述机器人组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拉铆枪组件下方的产品定位组件,所述机器人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铆枪控制组件。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组件为安川六轴机器人。
优选的,所述拉铆枪组件包括油缸、铆接枪和铆接移动气缸。
优选的,所述浮动纠正组件包括弹簧自动纠正机构和铆接拉杆。
优选的,所述产品定位组件包括产品定位机构、产品压紧组件和限位组件。
优选的,所述铆枪控制组件包括油缸压力调节机构、铆接枪压力调节机构和铆接移动压力调节机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下壳体自动拉铆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电池下壳体自动拉铆设备,通过设置产品定位组件和浮动纠正组件,在进行自动拉铆作业时,将产品放入定位工装上,定位气缸将产品定位,压紧气缸旋转压紧产品,然后弹簧自动纠正机构会根据产品的位置,进行伸缩,从而使铆接拉杆带动铆接枪移动,从而达到自动纠正位置的效果,采用自动拉铆设备全程采用自动化生产,人工只需启动设备,便可实现自动拉铆,减轻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采用自动拉铆设备,根据预定设计好的程序及浮动纠正机构可以精确保证铆接垂直度要求及拉铆枪弹性工作,故此设备有效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将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铆枪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产品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英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英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65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动轴螺栓
- 下一篇:一种纺织服饰原料漂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