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贯通式厢式中置轴列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2946.X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7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国;马孝祥;赵寒阳;王亚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久(滁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0 | 分类号: | B61D17/00;B61D19/00;B6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贯通 式厢式中置轴 列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贯通式厢式中置轴列车,包括前厢式列车和后厢式列车,所述前厢式列车包括有整车动力机构的牵引车,且牵引车的后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前厢式列车下方的前车车体,所述前车车体底部的后方固定安装有牵引钩,且牵引钩上固定安装有朝向前厢式列车后方的牵引杆,所述后厢式列车的下方设置有带有轮胎的后车车体,且后车车体底部的前方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牵引杆的一端形成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前厢式列车与后厢式列车通过摆渡桥板形成贯通式厢体通道,实现前后车不分离的情况下,同时装货,简化了装货操作,提高装货效率,解决就传统上两扇门占用空间大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贯通式厢式中置轴列车。
背景技术
厢式中置轴列车是将货车、中置轴挂车等运载单元进行组合,组成超长汽车列车从事运输事业,并将汽车列车与甩挂列车与甩挂、甩箱等运输装置模式结合,提升货运车辆装备水平,对于提高运输装置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物流的转型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满意的经济效益。厢式中置轴列车,与厢式半挂列车相比,转弯半径小,道路的通过性更好。为此,国家标准规定厢式中置轴列车的总长可以更长,这样与厢式半挂车列车相比,厢体容积更大,可实现更多的装载容积。厢式中置轴列车属于国家鼓励车型。
现有的厢式中置轴列车,前车后门为双扇门,后车前面为封闭式结构;当需要采用叉车装货时,需要将前、后车分离,分别进行装货,装完货后再将前后车连接在一起;存在操作繁琐,装货效率低下的缺点,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贯通式厢式中置轴列车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贯通式厢式中置轴列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厢式中置轴列车采用叉车装货时,需要将前、后车分离,分别进行装货,装完货后再将前后车连接在一起;存在操作繁琐,装货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贯通式厢式中置轴列车,包括前厢式列车和后厢式列车,所述前厢式列车包括有整车动力机构的牵引车,且牵引车的后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前厢式列车下方的前车车体,所述前车车体底部的后方固定安装有牵引钩,且牵引钩上固定安装有朝向前厢式列车后方的牵引杆,所述后厢式列车的下方设置有带有轮胎的后车车体,且后车车体底部的前方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牵引杆的一端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前厢式列车和后厢式列车通过牵引杆形成同步运动,所述前厢式列车的后部设置有前车厢体的后门,且前车厢体的后门采用四扇折叠式门结构,所述后厢式列车的前方设置有后车厢体的前门,且后车厢体的前门采用四扇折叠式门结构,所述后车厢体的前门内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位于后车车体上的转动铰链,且转动铰链上安装有位于四扇折叠式门结构下方的摆渡桥板。
进一步的,所述前车厢体的后门的四扇折叠式门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前厢式列车两侧内壁上的第一铰座,且第一铰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肋板,所述第一肋板远离第一铰座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门板,且第一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铰座,所述第二铰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肋板,且第二肋板远离第二铰座的一端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门板外侧壁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锁扣。
进一步的,所述后车厢体的前门内部的四扇折叠式门结构位于摆渡桥板的一侧,且摆渡桥板的长度与前厢式列车和后厢式列车之间的距离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摆渡桥板包括高强度钢板,且高强度钢板底部的外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呈条形分布的加强筋,高强度钢板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四扇折叠式门结构由两个第一门板、两个第二门板、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共同组成,且四扇折叠式门结构开启时,先打开位于中心的两个第二门板,最后开启位于两侧的两个第一门板。
进一步的,所述前车厢体的后门内的四扇折叠式门结构与后车厢体的前门内的四扇折叠式门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久(滁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长久(滁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29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电力电缆应急抢修设备
- 下一篇:一种环保可降解化妆品标签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