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掠翼垂直起降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9087.5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8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马进珺;白维燕;柳成;汪玺;张静;李琛;丁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进珺 |
主分类号: | B64C29/00 | 分类号: | B64C29/00;B64C29/04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董联生 |
地址: | 448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掠翼 垂直 起降 无人机 | ||
一种前掠翼垂直起降无人机,机身(1)上的前垂直喷口内设置有垂直电机(6),垂直电机(6)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向下鼓风的桨叶,进风通道(2)内设置有垂直升降装置,垂直升降装置包括涡轮风扇发动机(7)和用于调节水平出风口(4)和垂直出风口(5)出风比例的气体分流装置(8),所述的气体分流装置(8)位于涡轮风扇发动机(7)出风口处,所述涡轮风扇发动机(7)的进风口(3)与机身(1)上的进风口(3)连通。本实用新型优点是:在无飞机跑道等硬件支持时,结合三轴无人机原理,通过直接改变无人飞机喷气方向,达到垂直起降无人飞机的基本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掠翼垂直起降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固定翼飞机因其优秀的气动布局而被广泛应用,但其起飞与降落过程中对空间的需求较为严格,而类似市面流行的四轴无人机对起飞与降落中的场地需求较小,也可在空中悬停,但其旋翼结构并不像依靠空气流动产生升力的传统飞机,与固定翼无人机相比其飞行效率低,飞行速度慢,飞行距离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前掠翼垂直起降无人机。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身和电源,
机身上具有鸭翼、一对副翼、垂尾及其设置在机身底部的两对滚轮,
机身上开有贯穿机身前端的前垂直喷口和一对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上开有进风口、水平出风口和垂直出风口,
机身上的前垂直喷口内设置有垂直电机,垂直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向下鼓风的桨叶,
进风通道内设置有垂直升降装置,
垂直升降装置包括涡轮风扇发动机和用于调节水平出风口和垂直出风口出风比例的气体分流装置,所述的气体分流装置位于涡轮风扇发动机出风口处,
所述涡轮风扇发动机的进风口与机身上的进风口连通,
机身内设置有电源固定腔室,电源安装在电源固定腔室内,并分别给垂直电机、气体分流装置和一对进风通道内的涡轮风扇发动机供电。
所述的电源固定腔室位于一对进风通道之间。
气体分流装置包括转换壳体和比例调节板,所述的转换壳体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第二水平出风口和第二垂直出风口,且所述的进风通道上的水平出风口与转换壳体上的第二水平出风口位置对应并连通,比例调节板设置在转换壳体内,并通过设置在机身上的动力传动装置调节比例调节板的位置,以使转换壳体第二进风口进入的风按比例分配给第二水平出风口和垂直向下出风口,所述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出风口与转换壳体上的第二进风口连通,
所述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出风口、转换壳体上的第二进风口、转换壳体的垂直向下出风口与机身上的垂直出风口形成垂直升降通道,
所述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出风口、转换壳体上的第二进风口、转换壳体的第二水平出风口与机身的水平出风口形成后水平移动通道。
比例调节板通过铰链铰接在转换壳体内。
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和曲柄摇杆机构,电机设置在机身上,并通过电机动力输出轴上的曲柄摇杆机构带动比例调节板移动。
曲柄摇杆机构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和销轴座与电机和比例调节板连接。
动力传动装置包括伺服舵机和拉杆,所述的拉杆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固定段、第二调节段和第三连接段,伺服舵机上设置有摇臂,摇臂端部设置有可转动的连接座,且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三连接段穿过孔,第三连接段穿过第三连接段穿过孔并通过卡扣件锁紧,比例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段穿过孔,第一固定段穿过第一固定段穿过孔并通过卡扣件锁紧。
第一固定段、第二调节段和第三连接段形成Z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进珺,未经马进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90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气防雨服
- 下一篇:一种酥性饼辊印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