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芯片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2392.X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2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周辉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PEP创新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8 | 分类号: | H01L23/498;H01L23/31;H01L21/48;H01L2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2 | 代理人: | 秦景芳 |
地址: | 新加坡海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封装 结构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芯片封装结构,一种芯片封装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裸片,所述裸片包括裸片活性面和裸片背面;导电结构,形成于所述裸片活性面一侧;具有材料特性的保护层,形成于所述裸片活性面一侧;具有材料特性的塑封层,所述塑封层用于包封所述裸片;介电层。所述芯片封装结构具有一系列的材料和结构特性,从而减小封装过程中的翘曲,降低裸片精准度需求,减小面板封装工艺的难度,并且使封装后的芯片结构具有耐久的使用周期,尤其适用于大型面板级封装以及大电通量、薄型芯片的封装。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芯片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面板级封装(panel-level package)即将晶片切割分离出众多裸片,将所述裸片排布粘贴在载板上,将众多裸片在同一工艺流程中同时封装。面板级封装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和传统的晶片级封装(wafer-level package)相比,面板级封装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适于大规模生产的优势。
然而,面板封装在技术上存在众多壁垒,例如面板的翘曲问题;面板上的裸片对位精准度问题等。
尤其是在当今电子设备小型轻量化的趋势下,小型质薄的芯片日益受到市场青睐,然而利用大型面板封装技术封装小型质薄芯片的封装工艺难度更加不容小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芯片封装方法和芯片封装结构,该封装方法可以减小或消除面板封装过程中的翘曲,降低面板上的裸片精准度需求,减小面板封装工艺的难度,并且使封装后的芯片结构具有耐久的使用周期,尤其适用于大型面板级封装及对大电通量、薄型芯片的封装。
本公开提供一种芯片封装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裸片,所述裸片包括裸片活性面和裸片背面;导电结构,形成于所述裸片活性面一侧;保护层,形成于所述裸片活性面一侧;塑封层,所述塑封层用于包封所述裸片;介电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结构包括晶片导电层,导电填充通孔和面板级导电层;所述导电填充通孔形成于所述保护层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填充通孔具有导电填充通孔下表面和导电填充通孔上表面,所述导电填充通孔下表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导电填充通孔上表面的面积。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裸片活性面包括电连接点和绝缘层;至少一部分所述晶片导电层和至少一部分所述电连接点电连接,用于将至少一部分所述电连接点从所述裸片活性面引出;导电填充通孔下表面和所述晶片导电层电连接;导电填充通孔上表面和所述面板级导电层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部分所述晶片导电层将至少一部分所述电连接点单独引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部分所述晶片导电层将至少一部分中的多个所述电连接点彼此互连并引出。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晶片导电层与所述电连接点的单个接触区域的接触面积小于所述晶片导电层与所述导电填充通孔的单个接触区域的接触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级导电层包括导电迹线和/或导电凸柱;所述导电凸柱形成于所述导电迹线的焊垫或连接点上;所述介电层,包覆于所述面板级导电层;所述面板级导电层为一层或多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最靠近所述裸片活性面的所述导电迹线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塑封层正面并延伸至封装体的边缘。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裸片背面从所述塑封层暴露。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介电层的表面对应于所述导电层的位置处具有凹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裸片为多个裸片,所述多个裸片之间根据产品设计进行电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裸片为具有不同功能的裸片,以形成多芯片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EP创新私人有限公司,未经PEP创新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23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负氧离子无机水性涂料加工用灌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NFC蓝牙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