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用减振器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0652.8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1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颜克志;梁小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30 | 分类号: | F16F1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德国黑措根奥拉***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减振器 | ||
1.一种车辆用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减振器包括:
第一飞轮质量,所述第一飞轮质量用于与车辆的发动机曲轴传动联接;
第二飞轮质量,所述第二飞轮质量与所述第一飞轮质量间隔开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飞轮质量转动;
盘毂法兰(3),所述盘毂法兰(3)位于所述第一飞轮质量和所述第二飞轮质量之间并且固定于所述第二飞轮质量,所述盘毂法兰(3)包括法兰本体(31)和从所述法兰本体(31)朝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多个法兰凸耳(32a、32b),所述盘毂法兰(3)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变速器的输入轴传动联接;
多个减振弹簧(2),所述多个减振弹簧(2)与所述多个法兰凸耳(32a、32b)在所述车辆用减振器的周向(C)上交替分布,来自所述第一飞轮质量的扭矩能够经由所述多个减振弹簧(2)传递到所述盘毂法兰(3)和所述第二飞轮质量;以及
多个弹簧座(5),所述多个弹簧座(5)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飞轮质量且各所述减振弹簧(2)的周向两端分别对应一个所述弹簧座(5),
其中,从各所述法兰凸耳(32a、32b)与其周向两侧的所述减振弹簧(2)在周向(C)上间隔开的初始状态起,通过如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使得在所述多个减振弹簧(2)相对于所述盘毂法兰(3)开始产生相对运动之后所述多个减振弹簧(2)不同时地被对应的所述法兰凸耳(32a、32b)压缩:使所述多个法兰凸耳(32a、32b)的周向尺寸被设置为不同,使所述多个减振弹簧(2)的长度被设置为不同,使对应于各所述减振弹簧(2)的两个所述弹簧座(5)之间的距离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减振器包括两个法兰凸耳(32a、32b)和两个减振弹簧(2),
所述两个减振弹簧(2)的长度相同,并且
在所述两个法兰凸耳(32a、32b)中,第一法兰凸耳(32a)的周向尺寸小于第二法兰凸耳(32b)的周向尺寸,并且所述第一法兰凸耳(32a)的周向中心线(O)穿过所述法兰本体(31)的圆心并且延伸经过所述第二法兰凸耳(32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假设所述第一法兰凸耳(32a)的位于周向一侧的端缘与所述周向中心线(O)之间的在所述周向(C)上的最大距离为d1,所述第一法兰凸耳(32a)的位于周向另一侧的端缘与所述周向中心线(O)之间的在所述周向(C)上的最大距离为d2,则d1=d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假设所述第二法兰凸耳(32b)的位于周向一侧的端缘与所述周向中心线(O)之间的在所述周向(C)上的最大距离为d3,所述第二法兰凸耳(32b)的位于周向另一侧的端缘与所述周向中心线(O)之间的在所述周向(C)上的最大距离为d4,则d3=d4d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兰凸耳(32b)的径向外侧部分形成有关于所述周向中心线(O)对称的缺口或通孔,使得所述第二法兰凸耳(32b)的关于所述周向中心线(O)对称的两部分的重量相等且所述第二法兰凸耳(32b)的重量与所述第一法兰凸耳(32a)的重量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假设所述第二法兰凸耳(32b)的位于周向一侧的端缘与所述周向中心线(O)之间的在所述周向(C)上的最大距离为d3,所述第二法兰凸耳(32b)的位于周向另一侧的端缘与所述周向中心线(O)之间的在所述周向(C)上的最大距离为d4,则d3d4=d1或者d4d3=d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减振器,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周向中心线(O)为界,所述第二法兰凸耳(32b)的位于所述周向一侧或位于所述周向另一侧的部分形成有缺口或通孔,使得所述第二法兰凸耳(32b)的以所述周向中心线(O)为界的两部分的重量相等且所述第二法兰凸耳(32b)的重量与所述第一法兰凸耳(32a)的重量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06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线薄片体成型入壳治具
- 下一篇: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