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AGV驱动总成的手动提升装置及AGV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4087.7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3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单芝庆;张亚洲;黄君杰;徐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恺韵来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客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杨群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agv 驱动 总成 手动 提升 装置 小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AGV驱动总成的手动提升装置,包括水平平行设置的两个机架,所述机架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支架,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支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铰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支架自与所述连杆铰接处延伸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第一支架形成钝角;两个所述拉杆之间设有把手;所述连杆的中部内侧面设有随动器;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一侧。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紧凑,故障率低,免维护,同时降低了驱动总成的整体高度,适应性更广,拥有更可靠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AGV设备,具体一种应用于AGV驱动总成的手动提升装置及AGV小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牵引型AGV小车的驱动装置一般采用双差速驱动装置,为了提高驱动轮对地面的正压力,同时克服地面不平造成车辆起伏,使用压缩弹簧向下压驱动轮来达到增加驱动力的效果。当对AGV出现故障,进行维修时需要移动车体,但较大的驱动轮正压力使得移动困难,所以需要一种装置将驱动轮提起并脱离地面。现在的提升装置多采用电机驱动的凸轮提升结构,此结构占用空间大,装配较繁琐,成本高,后期维护难度大。因提升机构只有在调试、维修阶段才会使用,平常的利用率很低,所以在不用时会占用很大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AGV驱动总成的手动提升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紧凑,故障率低,免维护,同时降低了驱动总成的整体高度,适应性更广,拥有更可靠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AGV驱动总成的手动提升装置,包括水平平行设置的两个机架,所述机架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支架,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支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铰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长度相同;
所述第一支架自与所述连杆铰接处延伸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第一支架形成钝角;两个所述拉杆之间设有把手;
所述连杆的中部内侧面设有随动器;
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与所述第一支架一体成型式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两端均设有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均嵌在所述第一U型槽内,且均与所述第一U型槽轴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二U型槽;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均嵌在所述第二U型槽内,且均与所述第二U型槽轴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上设有可调节的限位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侧设有缓冲垫。
一种AGV小车,所述AGV小车安装有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手动提升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根据平面四杆机构运动原理设计而成,对称的两组四杆机构对称地安装在中心轴的两侧,操作方便,简单可靠;
2、本提升装置运动副全为低副,其运动副元素为面接触,压强较小,润滑好,磨损小;加工、制造及装配简单,成本低;且连杆机构中的低副是几何封闭,保证了工作的稳定可靠性;
3、本手动提升装置的提升状态处于自锁状态,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不会自动下降,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手动提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未提升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提升时的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恺韵来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恺韵来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4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支承装配夹具
- 下一篇:一种管道内壁清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