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单元的电能产生装置和车载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9230.1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7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8 | 分类号: | H02K7/18;H02K7/02;H02K7/116;B60R16/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单元 电能 产生 装置 | ||
1.一种车载单元的电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枢转轴(1);
动力摆(2),所述动力摆(2)包括:连杆(21),所述连杆(21)的上端固定连接扇形部件(22),所述扇形部件(22)的外沿设置有齿(23),所述连杆(21)的下端固定连接摆锤(24),所述连杆(21)上设置第一通孔(25),所述第一枢转轴(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5)与所述连杆(21)枢转连接,所述摆锤(24)与所述第一通孔(25)的距离小于所述扇形部件(22)与所述第一通孔(25)的距离,并符合预设比例,所述摆锤(24)以所述第一枢转轴(1)为轴摆动;
第二枢转轴(3);
齿轮(4),所述齿轮(4)与所述第二枢转轴(3)枢转连接,所述齿轮(4)与所述扇形部件(22)的所述齿(23)齿接;
第一传动件(5),所述第一传动件(5)与所述第二枢转轴(3)枢转连接,且与所述齿轮(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齿轮(4)在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5)运动;
第一飞轮(6),所述第一飞轮(6)包括第一内芯和第一外齿(61),所述第一内芯与所述第二枢转轴(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齿(61)与所述第一传动件(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芯在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枢转轴(3)转动,所述第一传动件(5)在运动时带动所述第一外齿(61)转动;
电机(7),所述电机(7)包括转子(71)和定子(72),所述转子(71)与所述第二枢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枢转轴(3)在转动时带动所述转子(71)转动使得所述电机(7)产生电能,所述定子(72)呈环形,以所述转子(71)为中心环布于所述转子(71)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二枢转轴(3)枢转连接,且与所述齿轮(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齿轮(4)在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运动;
第二飞轮,所述第二飞轮包括第二内芯和第二外齿,所述第二内芯与所述第二枢转轴(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齿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内芯在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枢转轴(3)转动,所述第二传动件在运动时带动所述第二外齿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飞轮(6)与所述第二飞轮为逆向飞轮,设置所述第一内芯与所述第二内芯转动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锤(24)包括延伸部件(26),所述延伸部件(26)与所述连杆(21)垂直设置,所述延伸部件(26)的末端具有与所述连杆(21)平行的固定部(27),所述固定部(27)上设置第二通孔(28),所述第一枢转轴(1)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8)与所述摆锤(24)枢转连接,所述第二通孔(28)与所述第一通孔(25)在所述第一枢转轴(1)的延伸方向上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71)为磁铁,且所述定子(72)为线圈;或者,
所述转子(71)为线圈,且所述定子(72)为磁铁。
5.一种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能产生装置和外壳,其中:
所述第一枢转轴(1)包括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所述第一枢转轴(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1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2)固定在所述外壳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枢转轴(3)包括第三固定件(31)和第四固定件(32),所述第二枢转轴(3)通过所述第三固定件(31)和所述第四固定件(32)固定在所述外壳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92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冷式智能温度监控主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跑步机或走步机的外转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