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人车的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90200.2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0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罗海洋;张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智汇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D1/18 | 分类号: | B60D1/18;B65H75/38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陈臣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人 牵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车的牵引装置,涉及到无人车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与挡块固定链接,所述挡块的表面中部开设有钢丝绳出口。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转轴、联轴器和限位板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将牵引绳自动收回,避免了牵引车辆后需要人为收回弄脏衣服的问题,更好的将牵引绳整理避免了牵引绳杂乱打结的问题,通过固定孔、钢丝绳、销钉槽和销钉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让在没有牵引绳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无人车移动,避免了因没有牵引绳要去找牵引绳浪费时间,造成交通拥堵的问题,更好的节约时间快速的将故障车辆移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无人车的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目的,无人车出现故障需要牵引移动,所以无人车的牵引装置也是无人车必备的物品。
目前,现有的无人车的牵引装置功能带没有钢丝绳,需要找到牵引绳将车固定带动,在没有牵引绳的情况下不能完成牵引,因为找牵引绳浪费时间,影响交通,现有的无人车的牵引装置的牵引绳不能自动收回需要人来完成,会弄脏衣服。
因此,发明一种用于无人车的牵引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车的牵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无人车的牵引装置功能单一和不能自动收回牵引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无人车的牵引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与挡块固定链接,所述挡块的表面中部开设有钢丝绳出口,所述钢丝绳出口的内部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钩柄,所述钩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弯曲件,所述钩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有舌板,所述舌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钩柄固定连接,所述挡块的内部开设有销钉槽,所述销钉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销钉,所述固定环通过销钉与钢丝绳出口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的表面开设有螺栓孔,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钢丝绳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固定轴承与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安装块的一端内部开设有通孔和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位于通孔的一侧,所述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中部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通孔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环与销钉槽相对应,所述销钉槽与钢丝绳出口呈十字型交叉排列。
可选的,所述弯曲件呈圆形,所述弯曲件与舌板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螺栓孔有四个,四个所述螺栓孔呈矩形排列。
可选的,所述固定孔和限位孔均与固定杆相适配,所述固定杆呈L型。
可选的,所述限位孔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孔呈环形排列。
可选的,所述限位板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呈对称排列,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设有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转轴、联轴器和限位板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将牵引绳自动收回,避免了牵引车辆后需要人为收回弄脏衣服的问题,更好的将牵引绳整理避免了牵引绳杂乱打结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智汇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智汇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0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