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助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96302.5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4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道同成(厦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F16D4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天富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4 | 代理人: | 唐绍烈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助行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助行器,包括左车架、右车架、座椅、支撑杆、后车轮、S型固定块和刹车把,左右车架之间通过两根支撑杆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相互交叉并铰接,当两个支撑杆两端上下靠拢时,左右车架可向内收合,左右车架前部各安装一刹车把,后部各安装一后车轮,左右车架车管上各安装一刹车装置,左右车架分别固定有左右横担,左右横担位于支撑杆上方,且连接座椅两端,座椅由可形变材料制成;座椅两端各安装左右弹性插销,座椅中间设有提拉带,提拉带外露在座椅上表面,且提拉带两端向下穿过座椅连接弹性插销,左右横担设有供弹性插销横向插置的销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联动收合与固定解除以及实现联动展开与固定,使用方便,结构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助行器。
背景技术
助行器,也叫助行车,是一种专门为腿脚伤残人群所设计的代步车。从功能上看,助行器主要由实现承载和导向功能的车体系统、实现车体系统前后行和转弯的行动系统以及实现刹车减速的安全系统组成。
由于助行器体积较大,不易收纳,故助行器的可伸缩性越来越受到注重,也逐渐成为助行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折叠系统。折叠系统能够帮助助行器节省空间,便于收纳和携带,传统的可折叠助行器往往需要“先折叠、后固定”才能完成收合,同样地,助行器在使用时也要“先解除固定、后展开”才能展开,这样的助行器使用起来较为刻板、不方便,已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这是本创作人最主要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安装有传统刹车装置的助行器如图7所示,该助行器采用后刹,即刹车装置安装于助行器的后车架上,后车架上安装两个后车轮,刹车时同时制动两个后车轮来限制整车移动。如图8所示,传统刹车装置包括刹车线和刹车片,所述刹车片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套入并枢接在后车架,使刹车片可随枢接处为中心轴进行转动,所述刹车线连接在U形槽内侧,且连接处抵接有弹簧,当刹车线收紧时,刹车线拉动U形槽内侧转动上摆,同时动U形槽外侧转动下摆,从而刹车片接触两个后车轮形成制动,这样的刹车方式称之为转动刹车。由图8可以看出,传统刹车装置虽然是安装在后车架上,但其主要制动后车轮的刹车片反而是偏置于刹车线,也就是说刹车线和刹车片的作用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转动偏置的结构会导致刹车线传力小,进而制动力度有限,刹车效果不够好,这是本创作人其次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人最后要解决的问题是,可折叠助行器在收合状态后往往会设计收合固定的结构,传统收合固定结构形式多样、复杂,其中一种收合固定结构采用绑带沿助行器外围箍起来,最后用卡扣扣紧固定绑带,完成收合固定。本实用新型人觉得传统收合固定结构还是不够便利化,依然存在待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方便折叠使用的新型助行器,结构简单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助行器,包括左车架、右车架、座椅、支撑杆、后车轮、S型固定块和刹车把,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之间通过两根支撑杆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相互交叉并铰接,当两个支撑杆两端上下靠拢时,左车架和右车架可向内收合,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的前部各安装一刹车把,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的后部各安装一后车轮,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的车管上各安装一刹车装置,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分别固定有左横担和右横担,左横担和右横担位于支撑杆上方,且连接所述座椅两端,所述座椅由可形变材料制成;
所述座椅两端各安装左弹性插销和右弹性插销,座椅中间设有提拉带,提拉带外露在座椅上表面,且提拉带两端向下穿过座椅连接弹性插销,所述左横担和右横担设有供弹性插销横向插置的销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道同成(厦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道同成(厦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6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肿瘤护理用喂药器
- 下一篇:一种仿真机器人胯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