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车轮的联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1242.1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8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基信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5/00 | 分类号: | B62K5/00;B62L1/02;B62L3/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天富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4 | 代理人: | 唐绍烈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轮 联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后车轮的联动结构,安装于主车架上,该联动结构包括芯轴、后车轮和刹车装置,所述后车轮具有两个,所述芯轴安装在主车架的后端,且平行于地面,所述芯轴上套接有连接件,所述芯轴的端部形成轴向切面,所述连接件中心带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有与切面配合的填充面,使连接件与芯轴端部配合在一起;所述连接件上形成凸片,所述后车轮形成供凸片插置的凹槽,所述连接件通过凸片插入凹槽与后车轮连接在一起,进而所述芯轴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后车轮,所述刹车装置安装在芯轴上以制动芯轴,从而制动后车轮。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可靠,便于拆装,只需一个刹车装置制动芯轴就能同时制动两个后车轮,刹车灵敏度高,使得单脚车更加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单脚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车轮的联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单脚车领域不断扩大,传统单脚车的结构也逐步在优化。
由于传统自行车行驶速度较快,且前后车轮都是独立转动的,所以在生产时需要设置两个刹车装置分别为前后车轮工作。但是在单脚车上,因为单脚车行驶速度较慢,所以单脚车设置一个刹车装置就足够了,另外,因为前车轮在紧急刹车时会后翘,较不安全,所以该刹车装置一般会设置在单脚车的后车轮上。
为了既让两个后车轮联动,又使用一个刹车装置来控制,实际上是十分困难的,这样的设计对联动结构的实用性要求也比较高。本创作人提出一种新型的后车轮联动结构,以期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后车轮的联动结构,适用于单脚车上,刹车灵敏度高,结构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后车轮的联动结构,安装于单脚车的主车架上,该联动结构包括芯轴、后车轮和刹车装置,所述后车轮具有两个,所述芯轴安装在主车架的后端,且平行于地面,所述芯轴上套接有连接件,所述芯轴的端部形成轴向切面,所述连接件中心带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有与切面配合的填充面,使连接件与芯轴端部配合在一起;所述连接件上形成凸片,所述后车轮形成供凸片插置的凹槽,所述连接件通过凸片插入凹槽与后车轮连接在一起,进而所述芯轴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后车轮,所述刹车装置安装在芯轴上以制动芯轴,从而制动后车轮。
进一步,所述芯轴的末端设有定位螺钉,所述芯轴的端面开设定位螺孔,定位螺钉与定位螺孔配合,所述定位螺钉具有环形凸缘,环形凸缘抵住后车轮,限制后车轮脱出芯轴。
进一步,所述凸片的长度等于凹槽的深度,使凸片末端抵在凹槽的底部,防止后车轮窜动。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芯轴具有独创的切面,因为切面是轴向的,且连接孔的填充面是与切面配合的,所以本实用新型巧妙借助切面与无切面的相交处来限制连接件的向内移动;其次,芯轴与两个后车轮之间通过连接件配合连接,因此两个后车轮通过芯轴就能进行同轴传动,整体结构可靠,便于拆装,其次,芯轴可通过切面传力至连接件,连接件再通过凸片传力至后车轮,传力简单,刹车灵敏度高,因此只需一个刹车装置制动芯轴就能同时制动两个后车轮,使得单脚车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侧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芯轴的轴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后车轮与连接件进行插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主车架1,联动结构2,芯轴21,切面211,刹车盘212,定位螺孔213,后车轮22,凹槽221,刹车装置23,连接件24,连接孔241,填充面242,凸片243,定位螺钉25,环形凸缘25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基信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基信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12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功耗地面遥感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谷壳燃烧的均匀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