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动力系统辅助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0832.0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4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崔华钊;范志达;周亚运;赵志刚;何清;李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型车 动力 系统 辅助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车动力系统辅助支撑装置领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弯管,所述支撑弯管通过连接件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弯管上设置有与减速箱连接的减震固定装置,所述减震固定装置包括一体式的减震块和固定组件,所述减震块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通槽,所述通槽包括用于套装在支撑弯管上的中间孔和中间孔一侧的缝隙式开口。通过在减震块上开设通槽,通槽分为中间孔和缝隙式开口两部分,中间孔用于套在与其配合的弯管上,安装时通过将开口拨大使之变形然后套在弯管上,方便安装,轻松省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车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重型车动力系统辅助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重型车动力系统辅助支撑所使用的的弯管结构,首先,其固定夹块、下支架、管夹均为铸件,其重量大、成本高,铸造构件制造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其次,老结构辅助支撑减震元件尺寸较小、硬度过高,无法起到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装配后易引起车辆怠速抖动等问题;另外,减震单元通常采用上下分体的减震块,且外部需配合固定组件连接,不易安装。
因此,针对现有的重型车动力系统辅助支撑装置中的减震块不易在弯管上安装的现状,研发一种便于安装减震块的重型车动力系统辅助支撑装置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重型车动力系统辅助支撑装置中的减震块不易在弯管上安装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减震块的重型车动力系统辅助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型车动力系统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弯管,所述支撑弯管通过连接件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弯管上设置有与减速箱连接的减震固定装置,所述减震固定装置包括一体式的减震块和固定组件,所述减震块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通槽,所述通槽包括用于套装在支撑弯管上的中间孔和中间孔一侧的缝隙式开口。通过在减震块上开设通槽,通槽分为中间孔和缝隙式开口两部分,中间孔用于套在与其配合的弯管上,安装时通过将开口拨大使之变形然后套在弯管上,方便安装,轻松省时。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块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减震孔,所述减震孔具有弧度。通过设置具有弧度的减震孔增强减震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孔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减震孔和下减震孔,分别位于中间孔的上部和下部,且向中间弯曲。主要用于实现上下方的减震,在变速箱上下震动的时候起到缓冲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块的前、后端均具有凸缘,所述凸缘之间为配合面。通过设置凸缘起到阻挡的作用,使与其配合的固定组件连接更加牢固的与减震块固定,避免发生偏移现象。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块为丁腈橡胶材质。可以与发动机悬置刚度合理匹配,更好的保证减震系统的隔音、隔震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配合连接的U型压板和连接板,且二者均为冲压件。利用冲压件所具有得优良的加工性能,便于批量化生产制造,降低成本,减轻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U型压板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孔,对应所述连接板上的四个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包括上安装部和下安装部,下安装部上设置有两个与减速箱配合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管夹,所述管夹为冲压件。
该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减震块上开设通槽,通槽分为中间孔和缝隙式开口两部分,中间孔用于套在与其配合的弯管上,安装时通过将开口拨大使之变形然后套在弯管上,方便安装,轻松省时。
2、通过使用丁腈橡胶材质的减震块,可以与发动机悬置刚度合理匹配,更好的保证减震系统的隔音、隔震效果;在减震块上设置具有弧度且上下对称的减震孔,用于实现上下方的减震,在变速箱上下震动的时候起到缓冲的功能,增强减震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0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