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3590.9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9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熊海阔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海阔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艳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路 腰椎 融合 | ||
1.一种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器下体(1)和融合器上体(2),两者分别是用可吸收医用高分子材料3D打印成型的支架,支架内载有能够进行细胞诱导培养的基质材料,融合器下体(1)和融合器上体(2)配合组成楔形结构,楔形结构随椎间前凸角度变化以中间球窝为支点形成跷跷板效应,以适应椎间隙的形状;所述融合器下体(1)包括矩形主体(101),融合器上体(2)包括楔形主体(2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主体(201)矩形斜面的中心点处设有一个球体(202),球体(202)的局部球弧面安装在融合器下体(1)的球形卡槽(106)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主体(101)具有长边和短边,矩形主体(101)的下表面设有一个沿着矩形主体(101)长边延伸的第一弧形部(102),第一弧形部(102)使矩形主体(101)形成一个大头端和一个小头端,小头端的端面上设有把持部(10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主体(101)上表面内开设有一个楔形槽(103),楔形槽(103)的宽度小于矩形主体(101)的宽度,楔形槽(103)的长度等于矩形主体(101)的长度,楔形槽(103)的两侧与矩形主体(101)形成两个侧边部(10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主体(101)与楔形槽(103)底部形成一个矩形斜面,矩形斜面中心点处设有一个球形卡槽(10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卡槽(106)的一侧设有一个滑槽(105),滑槽(105)与球形卡槽(106)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主体(201)的上表面设有矩形结构的盖板(203),盖板(203)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矩形主体(101)长度和宽度相同;所述盖板(203)的上表面设有一个沿着盖板(203)长边延伸的第二弧形部(204),第二弧形部(204)使盖板(203)具有一个大头端和一个小头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海阔,未经熊海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35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