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心轮胎及使用该实心轮胎的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7116.1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1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何光仲;何施宏;何俊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鼎市肯普聚氨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7/10 | 分类号: | B60C7/10;B60C11/0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地址: | 355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心 轮胎 使用 车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心轮胎及使用该实心轮胎的车轮,涉及车辆轮胎领域。车轮包括轮毂和实心轮胎,实心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轮胎本体的外周壁上设有防滑结构,所述轮胎本体上周向间隔开设有内、外两层减震孔,所述减震孔沿实心轮胎的轴线方向延伸,外层的减震孔之间还设有变形吸收孔,所述变形吸收孔、外层的减震孔分别与所述轮胎本体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相等,所述变形吸收孔的孔径大于外层的减震孔的孔径。由于变形吸收孔的变形能力强,外层的减震孔的支撑强度比较高,通过外层的减震孔与变形吸收孔的互补作用,使实心轮胎的整体弹性性能和支撑强度更加均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心轮胎及使用该实心轮胎的车轮。
背景技术
对于承受重载的特种车辆,例如叉车,通常会使用实心轮胎。实心轮胎具有耐压性好、不会漏气和爆胎的特点,保证了叉车在搬运货物时的稳定性。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350804Y、授权公告日为2009年11月25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实心轮胎,实心轮胎包括轮胎本体、均匀布置在轮胎本体两侧面的至少一圈开孔,该开孔的轴线与轮胎轴线平行;开孔为通孔。该实心轮胎具有弹性强、减震效果好等优点。
但是,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实心轮胎时,如果通孔的孔径设计过大则会引起轮胎的支撑性能不足;如果通孔的孔径设计过小则又会导致轮胎的弹性效果差。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实心轮胎存在支撑性和弹性效果不均衡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实心轮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实心轮胎的支撑性和弹性效果不均衡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实心轮胎的车轮。
本实用新型的实心轮胎的技术方案为:
实心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轮胎本体的外周壁上设有防滑结构,所述轮胎本体上周向间隔开设有内、外两层减震孔,所述减震孔沿实心轮胎的轴线方向延伸,外层的减震孔之间还设有变形吸收孔,所述变形吸收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轮胎本体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外层的减震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轮胎本体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变形吸收孔的孔径大于外层的减震孔的孔径。
有益效果:当位于外层的减震孔周围的轮胎本体部分受到径向挤压作用时,会产生周向方向的膨胀变形,由于变形吸收孔的变形能力强,当膨胀变形沿周向方向传递至变形吸收孔周围便得到较好释放,通过变形吸收孔的变形增强了位于外层的减震孔周围的轮胎本体部分的弹性性能;当位于变形吸收孔周围的轮胎本体部分受到径向挤压作用时,也会产生周向方向的膨胀变形,由于外层的减震孔的变形能力差,但是支撑强度比较高,在外层的减震孔的约束作用下,使位于变形吸收孔周围的轮胎本体部分的支撑性能得到有效加强。通过外层的减震孔与变形吸收孔的互补作用,使实心轮胎的整体弹性性能和支撑强度更加均衡。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实心轮胎的结构均衡性,所述内层的减震孔与外层的减震孔、变形吸收孔呈径向错开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变形吸收孔等距间隔布置在外层的减震孔之间,且每隔至少两个外层的减震孔设有一个变形吸收孔。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实心轮胎的耐磨性和结构强度,所述轮胎本体采用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结构为呈左右错开布置的防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变形吸收孔关于轮胎本体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的减震孔设有五个至五十个,相应的,所述外层的减震孔设有十个至五十个。
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鼎市肯普聚氨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鼎市肯普聚氨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71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