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纯电动轨道机车双支路动力电池高压并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7177.8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2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茹华;隆孝军;杨波;刘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8 | 分类号: | B60L58/18;B60L58/22;B60L58/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 |
地址: | 64130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轨道 机车 支路 动力电池 高压 并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电动轨道机车双支路动力电池高压并联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动力电池、第二动力电池、正极高压箱和负极高压箱,第一动力电池和第二动力电池的正极分别电连接正极高压箱,第一动力电池和第二动力电池的负极分别电连接负极高压箱,并经过正极高压箱和负极高压箱的保护及分断后再电连接到中间直流回路。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两个充电支路直接并联供电,系统冗余度高,还能够有效的减小并联时产生的环流,能够实现自主均衡,提高动力电池寿命,保证动力电池两支路放电一致性,提高系统可靠性,同时,对高压系统元器件冲击小,元件寿命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机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电动轨道机车双支路动力电池高压并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地铁施工及铁路隧道施工用的轨道车大多是内燃机车,机车能耗高、排放高、噪音大,使得地铁施工及铁路隧道施工作业环境更加恶劣,影响作业人员的人身健康。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由动力电池替代柴油机作为动力源的纯电动轨道机车开始逐步兴起。
纯电动轨道机车在隧道内无排放、无噪音、等待时没有能源消耗,能大大改善隧道内的作业环境。动力电池高压系统作为整车的关键,对可靠性,冗余度及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纯电动轨道机车双支路动力电池高压并联系统,解决了动力电池分支路并联的难题,提高机车可靠性和冗余度,能够保证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纯电动轨道机车双支路动力电池高压并联系统,包括第一动力电池、第二动力电池、正极高压箱和负极高压箱,所述第一动力电池和第二动力电池的正极分别电连接正极高压箱,所述第一动力电池和第二动力电池的负极分别电连接负极高压箱,并经过正极高压箱和负极高压箱的保护及分断后再电连接到中间直流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电池和第二动力电池的正极和内部电路中均设置有带熔断器的维修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高压箱包括第一保护电路和第二保护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维修开关、第一正极输出接触器、第一充电接触器、预充电接触器、预充电电阻、第一二极管,以及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一主模块,所述第一维修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一主模块电连接第一动力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一维修开关的第二端通过第一正极输出接触器电连接到中间直流回路正,所述第一维修开关的第二端还通过第一充电接触器电连接到外部的充电机正极,所述第一维修开关的第二端还依次通过正向设置的第一二极管、预充电接触器和预充电电阻电连接到中间直流回路正;
所述第二保护电路包括第二维修开关、第二正极输出接触器、第二充电接触器、预投入接触器、预投入电阻、第二二极管,以及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二主模块,所述第二维修开关的第二端和第二主模块电连接第二动力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二维修开关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正极输出接触器电连接到中间直流回路正,所述第二维修开关的第二端还通过第二充电接触器电连接到外部的充电机正极,所述第二维修开关的第二端还依次通过正向设置的第二二极管、预投入接触器和预投入电阻电连接到中间直流回路正;
所述第一保护电路的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还电连接第二保护电路的第二二极管的负极。
进一步的,所述负极高压箱包括第三维修开关、第四维修开关、第一负极输出接触器、第二负极输出接触器、第三充电接触器和第四充电接触器,所述第一动力电池依次通过第三维修开关和第一负极输出接触器电连接到中间直流回路负,所述第一动力电池还依次通过第三维修开关和第三充电接触器电连接到外部的充电机负极;所述第二动力电池依次通过第四维修开关和第二负极输出接触器电连接到中间直流回路负,所述第二动力电池还依次通过第四维修开关和第四充电接触器电连接到外部的充电机负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两个充电支路直接并联供电,系统冗余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71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显示液面的注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烫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