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泵自动调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9062.2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3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兆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霸州市华诚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F16D65/52;F16D1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0657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调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分泵自动调节结构,包括分泵总成,分泵总成固定在制动鼓的内侧,制动鼓内设有两个制动蹄总成,分泵总成包括轮缸体,轮缸体内设有两个活塞,其中一个活塞的一端设有自调齿轮,自调齿轮内设自调顶杆,轮缸体的外设自调拨板,设有自调齿轮的活塞一端固定设有推杆,推杆与自调拨板的一端间设有推板回位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制动过程中逐步推动自调拨板拨动自调齿轮,达到制动蹄总成上的摩擦片与制动鼓的理论间隙保持恒定,保证刹车和手柄始终在有效可控的范围内,从而满足制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泵自动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由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断的使用刹车制动,造成制动蹄与制动鼓的间隙增大,这样不能及时反馈制动间隙,导致刹车行程长、驻车手柄行程长、制动偏软等问题,危机驾驶安全,而现有技术多为手动调节制动蹄与制动鼓的间隙,操作不便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分泵自动调节结构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技术中制动蹄与制动鼓的间隙的调节多为手动,操作不便捷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分泵自动调节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分泵自动调节结构,包括分泵总成,所述分泵总成设有两个液压输出端,两个所述分泵总成自上而下对称固定在鼓式刹车机构的制动鼓的内侧,所述制动鼓内对称的通过旋转销转动连接设有两个制动蹄总成,所述分泵总成包括轮缸体,所述轮缸体内对称设有两个活塞,其中一个所述活塞的一端转动连接设有自调齿轮,所述自调齿轮内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自调顶杆,所述轮缸体的外壁一侧通过六角螺栓转动连接设有自调拨板,所述自调拨板的一端与所述自调齿轮相咬合,设有自调齿轮的活塞一端固定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自调拨板的一端间设有推板回位弹簧,两个所述制动蹄总成相对的一侧间自上而下设有两个制动器回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分泵总成的液压输入端通过导管连接汽车制动液压力控制系统。
优选的,所述自调齿轮为棘轮结构,所述自调拨板一侧设有与所述自调齿轮的棘轮齿槽相咬合的直角拨板。
优选的,所述推板回位弹簧及所述制动器回位弹簧均为高强度抗疲劳弹簧,所述制动器回位弹簧具有驱使两个所述制动蹄总成相靠近的拉力,所述推板回位弹簧具有驱使所述自调拨板远离所述自调齿轮齿槽的弹力。
优选的,所述活塞及所述自调顶杆的一端均设有与所述制动蹄总成相匹配的卡位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分泵自动调节结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调节装置来弥补摩擦片磨损带来的制动间隙,其中调节装置主要由推杆在一次次的制动过程中逐步推动自调拨板拨动自调齿轮,使得自调顶杆利用螺纹结构的旋进原理逐步压迫制动蹄总成一起向制动鼓侧移动,使其的移动量和摩擦片的磨损量相弥补,从达到制动蹄总成上的摩擦片与制动鼓的理论间隙保持恒定,保证刹车和手柄始终在有效可控的范围内,从而满足制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分泵自动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分泵总成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分泵总成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分泵自动调节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活塞1、轮缸体2、六角螺栓3、自调活塞4、自调齿轮5、自调顶杆6、推板回位弹簧7、推杆8、自调拨板9、分泵总成10、制动鼓11、制动蹄总成12、制动器回位弹簧1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霸州市华诚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未经霸州市华诚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90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流导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磁综合鼓式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