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四连杆后减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3677.2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2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熊佳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卡迪(宁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B62K5/027;B62K5/06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戚秋鹏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连杆 减震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四连杆后减震机构,包括:第一车架杆、减震器本体和第二车架杆;所述第一车架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铰链座和第二铰链座,所述第二车架杆上铰接安装有中间杠杆,所述中间杠杆包括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减震器本体上端铰接在所述第二铰链座上,其下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杆件的端部;所述第一杆件的端部通过传动连杆铰接在所述第一铰链座上;所述第一车架杆与外部摩托车车体连接;所述第二车架杆安装在外部摩托车的后平叉上。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四连杆后减震机构通过设置中间杠杆和传动连杆,对减震器本体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整体的减震效果好,提高了座客的舒适性,有利于提高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四连杆后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摩托车因为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各种领域。总所周知,减震器是摩托车的重要装置,摩托车减震器的作用是缓和与衰减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冲击和震动,并且保证行车的平顺性与舒适性,有利于提高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和操纵的稳定性,摩托车上均设置有减震器装置。摩托车中绝大多数采用筒式减震器,只有极少数采用钢板弹簧结构,筒式减震器的型式和品种很多,大体上根据安装位置分,有前减震器和后减震器。其中,(1)按衰减力方向分:有单向作用减震器、双向作用减震器。(2)按负载调节式分:有弹簧初始压力调节式、气簧式、安装角度调节式。(3)按结构形式分:有伸缩管式前液力减震器(这是目前摩托车中使用最多的前减震器)、摇臂式减震器、摇臂杠杆垂直式中心减震器、摇臂杠杆倾斜式中心减震器。(4)按油缸工作位置分:有倒置式减震器(即油缸位置在上方,活塞杆在下方)、正置式减震器(油缸位置在下方,活塞杆在上方)。(5)按工作介质分:有弹簧式减震器、弹簧—空气阻尼式减震器(因空气的阻尼力有限,减震效果也不太理想,一般只用于速度不高的轻便摩托车作后减震器)、液力阻尼式减震器、油—气组合式前减震器、充氮气液压减震器。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一些后减震器,其结构一般都是将减震器的上端连接车体支架,下端连接后平叉,其减震效果不理想,避震效果差,难以提高座客的乘坐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中间杠杆和传动连杆、可形成四连杆传动机构、减震效果好、便于提高乘客舒适度的摩托车四连杆后减震机构。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四连杆后减震机构,包括:第一车架杆、减震器本体和第二车架杆;所述第一车架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铰链座和第二铰链座,所述第二车架杆上铰接安装有中间杠杆,所述中间杠杆包括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减震器本体上端铰接在所述第二铰链座上,其下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杆件的端部;所述第一杆件的端部通过传动连杆铰接在所述第一铰链座上;所述第一车架杆与外部摩托车车体连接;所述第二车架杆安装在外部摩托车的后平叉上。所述减震器本体通过所述中间杠杆和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车架杆和所述第二车架杆,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中间杠杆的中部铰接安装在所述第二车架杆上;本技术方案的后减震机构并不是直接将所述减震器本体连接所述第一车架杆和所述第二车架杆,整体的减震缓冲效果好,提高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乘客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车架杆包括车架底板以及焊接在所述车架底板两端的支架杆,所述车架底板上端焊接有车架铰链座,所述中间杠杆铰接安装在所述车架铰链座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四连杆后减震机构通过设置中间杠杆和传动连杆,对减震器本体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整体的减震效果好,提高了座客的舒适性,有利于提高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四连杆后减震机构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卡迪(宁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雷卡迪(宁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36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翻转装置
- 下一篇:单级卧式流程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