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型智能公交站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4252.3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3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史先春;姜迪;郭露露;薛朝文;胡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H02S30/00;F24H3/04;F24H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太阳能 新型 智能 公交 站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型智能公交站台,包括支撑竖板、太阳能板防护结构、防护控制结构、控制结构、温控结构、调节座椅和手机充电结构,所述支撑竖板的顶端固定有承载平台,且承载平台的后方设置有支撑后板,所述控制结构安装于支撑后板的左上方,且支撑后板的左前方设置有调控放置区,所述手机充电结构安装于支撑竖板的内侧面,且手机充电结构的上方安装有电池,所述弹簧的顶端连接有连接压板,且连接压板的前端连接有防护板。安装的防护控制结构能够方便对太阳能板防护结构的开启与关闭进行控制,以此能够方便太阳能板在晴天时吸收阳光将其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公交站台使用时绿色环保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站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型智能公交站台。
背景技术
公交站台是专门为城市候车市民建设的公共设施,它提供了人们候车场所,为市民候车亭提供了方便。公交站台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它的设计应该包含了乘客的候车平台、顶棚、站牌、区域地图、候车座位、商业或公益广告、照明系统以及站台前公交专用道路。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使社会及人类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时代。
传统的公交站台在使用时无法为等待的乘客提供冬暖夏凉的等车环境,并且无法通过太阳能板的发电为公交站台的运行提供绿色环保的效果,而且在乘客等车手机没电时无法为乘客提供手机充电服务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基于太阳能的新型智能公交站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型智能公交站台,解决了现有的传统的公交站台在使用时无法为等待的乘客提供冬暖夏凉的等车环境,并且无法通过太阳能板的发电为公交站台的运行提供绿色环保的效果,而且在乘客等车手机没电时无法为乘客提供手机充电服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型智能公交站台,包括支撑竖板、太阳能板防护结构、防护控制结构、控制结构、温控结构、调节座椅和手机充电结构,所述支撑竖板的顶端固定有承载平台,且承载平台的后方设置有支撑后板,所述太阳能板防护结构设置于承载平台的上方,且承载平台的内部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防护控制结构设置于太阳能板防护结构的右侧,所述控制结构安装于支撑后板的左上方,且支撑后板的左前方设置有调控放置区,所述温控结构安装于支撑后板的内部,所述调节座椅固定于支撑后板的前方,且调节座椅包括椅板、连接铰链和支杆,所述椅板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铰链,且椅板的外表面固定有支杆,所述承载平台的下端面安装有照明灯和摄像头,且摄像头位于照明灯的前方,所述手机充电结构安装于支撑竖板的内侧面,且手机充电结构的上方安装有电池,所述手机充电结构包括充电插口、弹簧、连接压板和防护板,且充电插口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连接有连接压板,且连接压板的前端连接有防护板。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板防护结构包括防护顶棚、缠绕轴、复位弹簧和拉杆,且防护顶棚的右侧连接有拉杆,所述防护顶棚的右侧连接有缠绕轴,且缠绕轴前后两端的外侧均安装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缠绕轴通过轴承与复位弹簧与承载平台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缠绕轴与防护顶棚之间构成缠绕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控制结构包括伺服电机、缠绕轴轮、连接绳索、滑块和滑轨,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缠绕轴轮,所述缠绕轴轮的外侧连接有连接绳索,且连接绳索的末端连接有滑块,并且滑块的外侧设置有滑轨。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缠绕轴轮与连接绳索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滑块与滑轨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控制箱、处理器和光照传感器,且控制箱的内部安装有处理器,并且控制箱的前端安装有光照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的型号为I7-9700K,且光照传感器的型号为QY-150B,并且光照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处理器之间连接为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4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通信管线悬吊式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