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料机的智能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1553.7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3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梁欣;韦少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洋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袁浩华 |
地址: | 518126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料机 智能 移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料机的智能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包括机架、多个雷达传感器、定位传感器、陀螺仪、加速器、两个轮毂电机、转向电机、两个转向轮、两个动力轮、电池组和控制模块,所述机架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所述雷达传感器,两个所述转向轮设置在所述机架前端,所述转向电机设置在两个所述转向轮之间,并与两个所述转向轮连接,两个所述动力轮设置在所述机架后端,所述动力轮中设置有所述轮毂电机,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移动导航模块。本实用新型在接料机的移动底座上加装了自动移动功能,实现人机智能移动,无需手动推力,自动寻迹,节约人力资源,实现智能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助力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接料机的智能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接料机的移动都是靠机器下有4个滚动轮,需要人力控制其移动方向,但由于接料机体型较大,不管进行长距离还是短距离移动时都需要多人推动,造成浪费时间,浪费人力资源,无法自动走位,操作员失误还容易撞到人或其他物品,造成其他资源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料机的智能移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接料机的智能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包括机架、定位传感器、陀螺仪、加速器、两个轮毂电机、转向电机、两个转向轮、两个动力轮、多个雷达传感器、电池组和控制模块,所述雷达传感器、所述定位传感器、所述陀螺仪、所述加速器、所述轮毂电机、所述转向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雷达传感器、所述定位传感器、所述陀螺仪、所述加速器、所述轮毂电机、所述转向电机、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池组连接,
所述机架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所述雷达传感器,
两个所述转向轮设置在所述机架前端,所述转向电机设置在两个所述转向轮之间,并与两个所述转向轮连接,两个所述动力轮设置在所述机架后端,所述动力轮中设置有所述轮毂电机,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移动导航模块。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更包括移动助力模块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轮和所述动力轮均采用4寸车轮。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侧面设置有所述雷达传感器。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顶部设置有固定槽。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的个数为2个,并相对设置在移动底座顶部侧边。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为U型槽。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更包括报警装置。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更包括安全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在接料机的移动底座上加装了自动移动功能,实现人机智能移动,无需手动推力,自动寻迹,雷达感应使用更安全,减少人力推动,节约人力资源,实现智能化生产,同时短距离移动可以使用移动助力系统,两种移动方式让用户使用更便捷,更高效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机架;2、转向电机;3、转向轮;4、驱动轮;5、雷达传感器;6、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洋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洋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15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工程用土壤监测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管道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