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偏瘫康复辅助训练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3927.5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6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津松(天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1H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谢肖雄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业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瘫 康复 辅助 训练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瘫康复辅助训练机器人,包括滑杆和电动关节,滑杆的外部套接有套管,套管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铰接座和转动槽,且铰接座通过电动关节铰接有托板连接板,托板连接板的左侧一体成型有肢体托板,肢体托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束带,滑杆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条,定位条左侧壁的上下两端均焊接有定位片,且定位条右侧壁的上下两端均螺接有螺钉,将病人的肢体通过束带固定在肢体托板上后,电动关节会带动肢体托板以及固定在托板上的患者肢体进行反复运动,以达到帮助病人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也能得到一定的康复训练辅助,适用于经过一天康复训练后,仍然想自己进行一些低强度肢体康复训练的偏瘫患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偏瘫辅助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偏瘫康复辅助训练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产生偏瘫患者的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疾病及部分脑外伤,每年新发病例为150万以上,并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二个主要原因,同时也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亿/年以上。不言而喻,偏瘫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严重地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偏瘫患者并不都是终身偏瘫的,其中部分患者根据其患病面积以及原因,均有不同的概率可以康复,偏瘫患者康复过程通常需要专业人员辅助其进行康复训练,但护理人员并不能全天候的对病人进行护理和帮助,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护理人员休息时间能够辅助有意愿的病人继续进行康复训练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瘫康复辅助训练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偏瘫康复辅助训练机器人,包括滑杆和电动关节,所述滑杆的外部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铰接座和转动槽,且铰接座通过电动关节铰接有托板连接板,所述托板连接板的左侧一体成型有肢体托板。
优选的,所述肢体托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束带。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左侧壁的上下两端均焊接有定位片,且定位条右侧壁的上下两端均螺接有螺钉。
优选的,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槽轮,所述槽轮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凸缘,且转动槽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位于转动槽外部的旋钮。
优选的,所述槽轮和凸缘的侧壁均为与滑杆外侧壁弧度相同的弧形槽。
优选的,所述凸缘相对于槽轮的轴心,其半径逐渐增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偏瘫康复辅助训练机器人,将病人的肢体通过束带固定在肢体托板上后,电动关节会带动肢体托板以及固定在托板上的患者肢体进行反复运动,以达到帮助病人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也能得到一定的康复训练辅助,适用于经过一天康复训练后,仍然想自己进行一些低强度肢体康复训练的偏瘫患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槽轮及凸缘俯视图。
图中:1定位条、2滑杆、3螺钉、4定位片、5套管、6转动槽、7旋钮、8铰接座、9电动关节、10托板连接板、11肢体托板、12束带、13槽轮、14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津松(天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津松(天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3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