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件的自动传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6164.X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4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栋;王耀;董早生;单鑫鑫;张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B65G47/91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孙敏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自动 传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的自动传送装置,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传送台,所述传送台的一侧设置有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上方设置有取料装置,所述传送台上设置有收纳治具板,所述传送台上方设置有用于转移若干个工件的转移治具板。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件的自动传送装置,能提升小工件的批量转移传送的效率、以及将小工件锁定入工件转移治具板中的稳定性和便捷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主要涉及工件传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件的自动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专利:机械式工件传送装置及机械式卸载装置和机械设备(专利号:CN201410646024.4),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工件传送装置及机械式卸载装置和机械设备,机械式工件传送装置布置在一用于加工工件的工具机的工件支座为一方与一工件存放装置为另一方之间。包括一个具有行程装置的工件暂存装置,借助于行程装置能够使所述工件暂存装置上升到工件支座侧的承接高度上并且下降到工件存放装置侧的转交高度上。由上升到工件支座侧的承接高度上的工件暂存装置可以将至少一个工件从工件支座承接过来。与承接过来的工件一起下降到转交高度上的工件暂存装置和一剥离装置能够在将工件从工件暂存装置剥离的情况下并且在工件存放装置侧转交工件的情况下以水平的剥离运动彼此相对运动。
以及现有专利:一种机加工工件的传送装置(专利号:CN201120505047.5),公开了一种机加工工件的传送装置,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架,两个支撑架的两个端部之间各连接一根与两个支撑架相垂直的转动轴,两根转动轴上各固定两个链轮,两根转动轴上相对应链轮上各连接一个链条,两个支撑架的上部设有两个平行的轨道,两个链条上连续固定多个工件传送板,处于两个支撑架上部的工件传送板沿两个支撑架上部的两个平行轨道移动,两个支撑架之间设有使链条链轮转动的动力机构,两个支撑架上设有使工件传送板定位的定位机构和使工件传送板压紧在所述两个平行轨道上的压紧机构。
以及现有专利:传送装置(专利号:CN201721089395.2),公开了一种传送装置,其包括基座、传送机构及驱动机构,传送机构包括滑动地设置于基座上的传送板,传送板用于放置工件,传送板和驱动机构分别位于基座的两侧,驱动机构包括传送驱动件、啮合驱动件、啮合件及齿条,传送驱动件设置于基座远离传送板的一侧,啮合驱动件设置于传送驱动件上,啮合件设置于啮合驱动件上且穿过基座,齿条设置于传送板朝向基座的一侧,啮合件在啮合驱动件的驱动下靠近齿条移动以与齿条啮合,传送驱动件驱动啮合驱动件及啮合件移动并通过齿条带动传送板移动以对工件进行传送,通过移动传送板带动齿条移动以调节啮合件啮合于齿条的位置,从而调节传送板相对于基座的始末传送位置。
现有技术虽针对大的工件,将一个工件从工件支座承接过来,而不能批量转移传送,而且传送的过程中,不能批量将工件放置入治具板的工间槽中,也不能将工件锁定在待转移的工件治具板中进入下一工序。为了解决将工件锁定在治具板上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将工件放置在两块治具板之间进行夹持。然而,放置到两个治具板之间进行夹持,不便于工件的加工生产,夹持操作繁琐不够便捷。
因此,为提升小工件的批量转移传送的效率、以及将工件锁定入工件转移治具板中的稳定性和便捷性能,需研发一种工件的自动传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件的自动传送装置,能提升小工件的批量转移传送的效率、以及将小工件锁定入工件转移治具板中的稳定性和便捷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件的自动传送装置,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传送台,所述传送台的一侧设置有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上方设置有取料装置,所述传送台上设置有收纳治具板,所述传送台上方设置有用于转移若干个工件的转移治具板。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转移治具板通过柔性传送机构与所述支撑架连接,通过柔性传送机构驱动转移治具板在X轴和Y轴上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61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紧顶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水效果好且结构稳定的建筑外窗